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体制论文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跨国并购的控制权与整合策略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第12-14页
        1.1.1 研究的现实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的理论背景第13-14页
        1.1.3 研究目的第14页
    1.2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第14-17页
        1.2.1 研究逻辑第14-15页
        1.2.2 研究框架第15-16页
        1.2.3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 研究方法第17页
    1.4 可能的创新点第17-19页
第二章 跨国并购整合研究综述第19-38页
    2.1 跨国并购的动机研究第19-22页
        2.1.1 垄断优势理论第19页
        2.1.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19-20页
        2.1.3 交易成本理论第20-21页
        2.1.4 内部化理论第21页
        2.1.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第21-22页
    2.2 并购整合理论的主要流派第22-32页
        2.2.1 金融经济学派(Financial economic school)第22-24页
        2.2.2 战略管理学派(Strategic management school)第24-26页
        2.2.3 组织行为学派(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chool)第26-30页
        2.2.4 并购过程学派(Perspective school)第30-32页
    2.3 跨国并购的实证研究第32-36页
        2.3.1 跨国并购的主要研究领域第32-33页
        2.3.2 基于时序视角的并购研究第33-34页
        2.3.3 基于组织学习视角的并购研究第34页
        2.3.4 基于委托代理视角的并购研究第34-35页
        2.3.5 基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研究第35页
        2.3.6 基于新兴经济体的跨国并购研究第35-36页
    2.4 简要评述第36-38页
第三章 什么因素促成了交易的达成?基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现第38-54页
    3.1 引言第38-39页
    3.2 理论背景及研究假设第39-41页
        3.2.1 交易特征与交易成败第39-40页
        3.2.2 标的特征与交易成败第40-41页
    3.3 研究设计第41-43页
        3.3.1 样本和数据第41-42页
        3.3.2 变量设计第42-43页
        3.3.3 估计方法第43页
    3.4 实证结果第43-51页
        3.4.1 描述性统计第43-45页
        3.4.2 回归结果第45-49页
        3.4.3 稳健性检验第49-51页
    3.5 结论与讨论第51-54页
        3.5.1 主要结论第51页
        3.5.2 理论贡献第51-52页
        3.5.3 管理启示第52-53页
        3.5.4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第53-54页
第四章 市场导向型跨国并购整合策略研究第54-84页
    4.1 引言第54-56页
    4.2 研究方法第56-59页
    4.3 数据分析与案例研究第59-76页
        4.3.1 出售方为何出售?第60-66页
        4.3.2 决策卖给谁?第66-72页
        4.3.3 这种模式可以复制吗?第72-76页
    4.4 小结与讨论第76-84页
        4.4.1 在华跨国并购是入赘,而非求偶第77-80页
        4.4.2 并购后转向“教练型”治理第80-83页
        4.4.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第83-84页
第五章 技术导向型跨国并购整合策略研究第84-107页
    5.1 引言第84-86页
    5.2 研究方法第86-89页
    5.3 数据分析第89-101页
        5.3.1 并购为何发生?第89-92页
        5.3.2 并购后如何整合?第92-97页
        5.3.3 战略匹配第97-101页
    5.4 小结与讨论第101-107页
        5.4.1“西医”、“中医”整合模式的区分第103-104页
        5.4.2“西医”、“中医”整合模式的适用范围第104-105页
        5.4.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第105-107页
第六章 结论第107-112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107-108页
    6.2 理论进展第108-110页
    6.3 现实启示第110页
    6.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3页
致谢第123-124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4-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对金融包容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环境下跨境数字化产品海关估价征税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