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建设银行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价值 | 第11-12页 |
1.2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12页 |
1.2.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2.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2页 |
1.3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3.1 互联网金融 | 第12-13页 |
1.3.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建设银行发展战略 | 第13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4.1 国内研究 | 第13-14页 |
1.4.2 国外研究 | 第14页 |
1.4.3 评价 | 第14-15页 |
第2章 中国建设银行现状 | 第15-19页 |
2.1 中国建设银行总体情况 | 第15-16页 |
2.1.1 使命 | 第15页 |
2.1.2 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2.1.3 业务类型 | 第16页 |
2.2 中国建设银行电子银行发展情况 | 第16-19页 |
2.2.1 电子银行综述 | 第16页 |
2.2.2 个人网上银行 | 第16-17页 |
2.2.3 手机银行 | 第17页 |
2.2.4 微信银行 | 第17页 |
2.2.5 悦生活 | 第17-18页 |
2.2.6 企业网上银行 | 第18页 |
2.2.7 善融商务 | 第18-19页 |
第3章 选择发展战略的内外因素分析与竞争环境分析 | 第19-25页 |
3.1 SWOT分析 | 第19-23页 |
3.1.1 优势 | 第19-20页 |
3.1.2 劣势 | 第20-21页 |
3.1.3 机会 | 第21-22页 |
3.1.4 威胁 | 第22-23页 |
3.2 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 | 第23-25页 |
3.2.1 现有同业之间的竞争 | 第23页 |
3.2.2 潜在进入者威胁 | 第23页 |
3.2.3 替代品的压力 | 第23-24页 |
3.2.4 供应商议价能力 | 第24页 |
3.2.5 购买者议价能力 | 第24-25页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建设银行战略选择 | 第25-35页 |
4.1 总体战略 | 第25页 |
4.2 公司层战略——多元化战略 | 第25-28页 |
4.2.1 渠道多元化 | 第25-27页 |
4.2.2 业务多元化 | 第27-28页 |
4.3 职能层战略——创新战略 | 第28-33页 |
4.3.1 产品创新策略 | 第28-29页 |
4.3.2 创新五大驱动 | 第29-30页 |
4.3.3 创新五大趋势 | 第30-31页 |
4.3.4 产品创新管理体系 | 第31-33页 |
4.4 业务层战略——差异化战略 | 第33-35页 |
4.4.1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实行差异化策略 | 第33页 |
4.4.2 大数据的应用是实现差异化的关键 | 第33-35页 |
第5章 中国建设银行发展战略实施的配套措施 | 第35-37页 |
5.1 改进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 | 第35页 |
5.2 预防互联网欺诈风险,强化风险管控 | 第35页 |
5.3 拓展小微企业业务,发展普惠金融 | 第35页 |
5.4 以数据信息为工具,整合业务流程 | 第35-36页 |
5.5 充分挖掘e终端市场,向智慧银行转型 | 第36-37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37-4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37-40页 |
6.2.1 营销政策建议 | 第37-38页 |
6.2.2 核算管理建议 | 第38-39页 |
6.2.3 安全保卫建议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