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1 新媒体与行政道德的内涵界说 | 第12-17页 |
·新媒体的界定 | 第12-13页 |
·新媒体概念简析 | 第12页 |
·新媒体的特征 | 第12-13页 |
·行政道德的内涵解析 | 第13-15页 |
·行政道德的概念界定 | 第13页 |
·行政道德的基本特征 | 第13-15页 |
·行政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15-17页 |
·社会道德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于行政道德的培育 | 第15页 |
·依法行政的理性回归应重视行政道德的塑造与完善 | 第15页 |
·行政道德建设是防治腐败发生的重要保障 | 第15-17页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道德建设思想资源的理论梳理 | 第17-26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道德的传统思想来源 | 第17-21页 |
·儒家的官德建设思想 | 第17-19页 |
·道家的官德建设思想 | 第19-20页 |
·法家的官德建设思想 | 第20-21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毛泽东思想关于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论述 | 第21-22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行政道德建设思想 | 第22-26页 |
3 新媒体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26-34页 |
·新媒体发展为中国行政道德建设带来重大机遇 | 第26-28页 |
·打造舆论监督新利器 | 第26-27页 |
·开辟道德教育新阵地 | 第27页 |
·开创网络反腐新形式 | 第27-28页 |
·新媒体发展使中国行政道德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 第28-29页 |
·网络多元化意识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 | 第28-29页 |
·网络舆论信息鱼龙混杂致使舆论监督效果打折 | 第29页 |
·实现网络反腐规范化运行任重道远 | 第29页 |
·新媒体时代中国行政道德失范的表现 | 第29-32页 |
·责任意识相对薄弱 | 第29-30页 |
·以权谋私行为不同程度存在 | 第30-31页 |
·贪污腐败时有发生 | 第31页 |
·部分干部政绩观扭曲 | 第31-32页 |
·新媒体时代中国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探析 | 第32-34页 |
·新媒体时代行政道德失范的内因 | 第32-33页 |
·新媒体时代行政道德失范的外因 | 第33-34页 |
4 新媒体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道德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34-41页 |
·强化教育培训 | 第34-35页 |
·创新行政道德教育方式 | 第34-35页 |
·广泛开展多种道德讲堂 | 第35页 |
·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 第35页 |
·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 第35-36页 |
·建立行政人员个人道德信用档案 | 第35-36页 |
·借助新媒体推动科学选拔行政人员 | 第36页 |
·建立科学的行政人员考核评价体系 | 第36页 |
·加强行政道德法律制度建设 | 第36-37页 |
·注重行政道德法律化建设 | 第37页 |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进法制建设 | 第37页 |
·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 第37-39页 |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监督作用 | 第38页 |
·加强监督体制建设 | 第38-39页 |
·强化自我修养 | 第39-41页 |
·提升道德理论修养,加强行政理论学习 | 第39页 |
·树立良好的心态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