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籼稻叶夹角新基因的激素敏感性分析和基因定位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水稻理想株型的发展 | 第10-12页 |
·水稻理想株型形态特征 | 第12-16页 |
·茎秆 | 第12-13页 |
·分蘖 | 第13页 |
·穗 | 第13-14页 |
·叶片 | 第14-15页 |
·根系 | 第15-16页 |
·植物激素对株型的影响 | 第16-18页 |
·植物激素对水稻茎秆的影响 | 第16页 |
·植物激素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 第16-17页 |
·植物激素对水稻穗的影响 | 第17页 |
·植物激素对水稻叶片的影响 | 第17-18页 |
·植物激素对水稻根的影响 | 第18页 |
·水稻叶夹角相关基因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9-22页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供试材料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28页 |
·定位群体的构建和DNA的提取 | 第22-23页 |
·微卫星分析 | 第23-25页 |
·分子连锁图的构建 | 第25-26页 |
·暗形态建成 | 第26页 |
·赤霉素敏感性分析 | 第26页 |
·油菜素内酯敏感性分析 | 第26-28页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第28-36页 |
·突变体ser的表型分析 | 第28-29页 |
·暗培养下突变体ser的形态建成 | 第29-30页 |
·突变体ser对赤霉素的响应 | 第30-31页 |
·突变体ser对油菜素内酯的响应 | 第31-33页 |
·ser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 第33-36页 |
·ser的遗传分析 | 第33页 |
·ser基因的定位 | 第33-36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36-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投稿)的论文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