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 大豆概述 | 第12页 |
2. 种子劣变概述 | 第12-13页 |
3. 植物体内蔗糖信号转导 | 第13-15页 |
·植物体内糖、脂及蛋白质的转化 | 第13-14页 |
·糖信号转导 | 第14-15页 |
4. 植物体内糖累积 | 第15-16页 |
·内源激素对糖积累的影响 | 第15-16页 |
·生态因子及矿物质对糖代谢的影响 | 第16页 |
5. 蔗糖在体内的运输 | 第16-18页 |
6. 蔗糖转运蛋白 | 第18-19页 |
7. 蔗糖结合蛋白概述 | 第19-23页 |
·GmSBP基因的结构 | 第19-20页 |
·SBP基因家族 | 第20-22页 |
·SBP蛋白的功能与定位 | 第22-23页 |
8.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大豆GmSBP蛋白基因GmSBP2和GmSBPL的分离与序列分析 | 第26-6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6-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58页 |
·目的基因cDNA全长序列的分离 | 第32-35页 |
·目的基因DNA全长序列的分离 | 第35-41页 |
·大豆GmSBP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58页 |
3. 讨论 | 第58-60页 |
第三章 大豆GmSBP2和GmSBPL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60-7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2页 |
·植物材料的准备 | 第60-61页 |
·试剂 | 第61页 |
·引物合成 | 第61页 |
·荧光定量PCR | 第61-62页 |
·蔗糖及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6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2-70页 |
·GmSBP2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62-66页 |
·GmSBPL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66-69页 |
·种子发育及高温高湿胁迫下种子中可溶性糖及蔗糖含量测定 | 第69-70页 |
3. 讨论 | 第70-74页 |
第四章 大豆GmSBP2和GmSBPL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74-8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4-77页 |
·实验材料 | 第74页 |
·菌种、质粒与试剂 | 第74页 |
·常用的试剂和培养基 | 第74-75页 |
·引物合成 | 第75页 |
·实验方法 | 第75-7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7-78页 |
·GmSBP2和GmSBPL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 | 第77-78页 |
·GmSBP2和GmSBPL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78页 |
3. 讨论 | 第78-80页 |
第五章 大豆GmSBP2和GmSBPL基因转拟南芥植株筛选 | 第80-8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80-83页 |
·实验材料 | 第80页 |
·菌种、质粒与试剂 | 第80页 |
·常用试剂和培养基 | 第80页 |
·实验方法 | 第80-82页 |
·转拟南芥植株的阳性鉴定 | 第82-8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3-84页 |
·农杆菌转化子的检测 | 第83页 |
·转GmSBP2和GmSBPL基因拟南芥植株的阳性鉴定 | 第83-84页 |
3. 小结 | 第84-86页 |
全文结论和工作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8页 |
附录 | 第98-10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