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1 嗅觉触角感器及嗅觉感受机制 | 第13-17页 |
·昆虫触角感器的种类及基本结构 | 第13-14页 |
·昆虫嗅觉感受的基本过程 | 第14-17页 |
2 昆虫气味结合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昆虫气味结合蛋白(OBP) | 第17-19页 |
·昆虫化学感受蛋白(CSP) | 第19-20页 |
·Niemann-Pick型C2蛋白(NPC2) | 第20页 |
3 昆虫气味结合相关蛋白体外功能研究 | 第20-21页 |
4 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二化螟气味结合蛋白的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谱分析 | 第23-3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4-29页 |
·供试昆虫与组织收集 | 第24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RNA的提取 | 第25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25-26页 |
·用于基因克隆及RT-PCR的引物设计 | 第26-28页 |
·PCR及RT-PCR的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 第28页 |
·RT-PCR反应的检测 | 第28页 |
·PCR产物纯化、连接、转化、测序和序列分析 | 第28-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二化螟OB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29-32页 |
·OBP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32-34页 |
·OBP基因的的表达时间及组织表达动态 | 第34-36页 |
3 讨论 | 第36-39页 |
第三章 二化螟CSUPOBP8基因的原核表达及配体结合能力分析 | 第39-5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9-45页 |
·供试昆虫及组织收集 | 第39-40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40页 |
·昆虫总RNA的提取 | 第40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40页 |
·引物设计及PCR扩增 | 第40-41页 |
·PCR产物纯化、连接、转化和测序 | 第41页 |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1-42页 |
·蛋白CsupOBP8的纯化 | 第42-44页 |
·荧光竞争性结合实验 | 第44-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0页 |
·CsupOBP8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第45-46页 |
·1-NPN与CsupOBP8结合曲线的测定 | 第46-47页 |
·CsupOBP8与气味物质结合能力的测定 | 第47-50页 |
3 讨论 | 第50-53页 |
第四章 褐飞虱CS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53-6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4-57页 |
·供试昆虫与组织收集 | 第54-55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55页 |
·昆虫总RNA的提取 | 第55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55页 |
·RACE引物设计、反应体系及程序 | 第55-57页 |
·PCR产物纯化、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 | 第5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7-60页 |
·褐飞虱CSP基因全长克隆与分析 | 第57-59页 |
·系统进化分析 | 第59-60页 |
3 讨论 | 第60-63页 |
第五章 褐飞虱CSP的表达谱分析 | 第63-7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4-65页 |
·供试昆虫 | 第64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64页 |
·总RNA提取 | 第64-65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65页 |
·qPCR引物设计 | 第65页 |
·qPCR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 | 第65页 |
·数据分析 | 第6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5-68页 |
·褐飞虱CSP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量分析 | 第65-66页 |
·褐飞虱CSP长短翅型与雌雄虫间表达量分析 | 第66-67页 |
·褐飞虱CSP不同组织的表达量分析 | 第67-68页 |
3 讨论 | 第68-71页 |
全文总结 | 第71-73页 |
附表:二化螟OBP基因新旧名称对照表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