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引言 | 第11页 |
·营养矿质元素对植物病害的影响 | 第11页 |
·氮素对植物病害的影响 | 第11-12页 |
·不同形态氮素对根际环境的影响 | 第12-13页 |
·香蕉枯萎病危害特点与特征 | 第13-14页 |
·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类 | 第14-15页 |
·香蕉枯萎病病原菌鉴定 | 第15-16页 |
·平板培养鉴定 | 第15-16页 |
·孢子形态 | 第16页 |
·致病机制 | 第16页 |
·香蕉枯萎病的综合防治 | 第16-19页 |
·选育抗病品种 | 第16-17页 |
·农业防治 | 第17-18页 |
·化学防治 | 第18页 |
·生物防治 | 第18-19页 |
·研究假说及思路 | 第19-21页 |
·研究假说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5页 |
第二章 铵/硝营养对香蕉生长及其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 第25-37页 |
·引言 | 第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香蕉植株培养 | 第25-26页 |
·测定指标和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不同铵硝配比对香蕉生物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不同铵硝配比对香蕉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铵硝配比对香蕉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铵硝配比对香蕉根际pH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不同铵硝配比对香蕉根际尖孢镰刀菌数量及其发病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32-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第三章 铵/硝营养对香蕉枯萎病尖孢镰刀菌生长的影响研究 | 第37-51页 |
·引言 | 第37-3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材料 | 第38页 |
·方法 | 第38-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6页 |
·不同铵硝配比和pH对香蕉枯萎病尖孢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 第40-42页 |
·不同浓度的铵对香蕉枯萎病尖孢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 第42-44页 |
·不同浓度的铵硝配比对尖孢镰刀菌侵染膜的影响 | 第44-46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第四章 不同铵/硝配比对香蕉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 第51-59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4页 |
·植株培养 | 第52页 |
·根系分泌物收集 | 第52页 |
·根系分泌物的分离纯化 | 第52-53页 |
·根系分泌物的GC-MS分析 | 第53页 |
·根系分泌物物各组分化感作用的生物学鉴定 | 第53页 |
·根系分泌物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53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53-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根系分泌物对尖孢镰刀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54-55页 |
·不同铵硝配比对香蕉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 第55-57页 |
·香蕉根系分泌物对莴苣种子的化感作用的影响 | 第57页 |
·讨论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全文结论和展望 | 第59-61页 |
创新点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