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瓜类病虫害论文--黄瓜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

不同氮素形态及浓度对土传黄瓜枯萎病的影响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主要缩略语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7页
 1. 黄瓜枯萎病的现状分析第11-12页
 2. 黄瓜枯萎病的致病机制第12-13页
 3. 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措施第13-16页
   ·物理防治第13页
   ·化学防治第13-14页
   ·生物防治第14-15页
   ·农业防治第15-16页
 4. 黄瓜枯萎病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5. 氮素形态对病害的影响第17-20页
   ·氮素形态对植株的影响第17-18页
   ·氮素形态对病原菌的影响第18-20页
 6. 研究目的和思路第20页
 7. 技术路线第20-21页
 参考文献第21-27页
第二章 不同氮素形态及浓度对黄瓜植株生长及枯萎病发生的影响第27-41页
 1. 引言第27-2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8-30页
   ·供试材料与处理方法第28-29页
     ·供试材料第28页
     ·处理方法第28-29页
   ·测定项目第29-30页
     ·病情指数(DI)的计算第29页
     ·植株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29页
     ·植株全氮含量的测定第29页
     ·木质部汁液中铵、硝浓度的测定第29-30页
   ·统计分析第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37页
   ·不同氮素形态及浓度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第30-33页
   ·不同氮素形态及浓度对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3页
   ·不同氮素形态及浓度对发病情况的影响第33-34页
   ·不同氮素形态及浓度对全氮含量的影响第34-35页
   ·不同氮素形态及浓度对木质部汁液中铵、硝浓度的影响第35-37页
 4. 讨论第37-38页
 5. 小结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第三章 不同氮素形态及浓度影响黄瓜枯萎病的生理机制第41-53页
 1. 引言第4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1-43页
   ·材料准备及处理第41页
   ·测定项目第41-43页
     ·光合特性的测定第41-42页
     ·水分吸收的测定第42页
     ·叶片温度的测定第42页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第42页
     ·枯萎酸(FA)含量的测定第42-43页
   ·统计分析第4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3-48页
   ·不同氮素形态及浓度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第43-44页
   ·不同氮素形态及浓度对水分吸收的影响第44-45页
   ·不同氮素形态及浓度对叶片温度的影响第45-47页
   ·不同氮素形态及浓度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47页
   ·不同氮素形态及浓度对各部位中枯萎酸(FA)含量的影响第47-48页
 4. 讨论第48-49页
 5. 小结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全文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创新点第55-57页
致谢第57-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铵/硝营养对香蕉生长及其枯萎病发生的影响机制
下一篇:白刺链霉菌CT205固体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