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闸区民营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地方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13-19页 |
| ·民营经济与政府行为的内涵 | 第13-15页 |
| ·民营经济概念 | 第13-14页 |
| ·政府行为概念 | 第14-15页 |
| ·民营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5页 |
| ·政府干预理论 | 第15-16页 |
| ·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 第16-17页 |
| ·民营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方式 | 第17页 |
| ·民营企业发展需要政府扶持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港闸区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 | 第19-29页 |
| ·港闸区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 第19-22页 |
| ·港闸区概况 | 第19页 |
| ·港闸区民营经济现状及特点 | 第19-22页 |
| ·港闸区政府发展民营经济做法 | 第22-24页 |
|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第22-23页 |
| ·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 | 第23页 |
| ·科学规划激励发展 | 第23-24页 |
| ·政策扶持强力推动 | 第24页 |
| ·港闸区民营经济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 ·港闸区政府行为与民营经济关系演变 | 第26-29页 |
| ·各个阶段政府行为的变迁 | 第26-28页 |
| ·政府行为与民营经济的关系总结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港闸区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9-33页 |
| ·民营经济发展中自身因素的分析 | 第29-30页 |
| ·民营企业规模仍然偏小 | 第29页 |
| ·管理方式相对落后 | 第29页 |
| ·观念还比较陈旧 | 第29页 |
|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 第29-30页 |
| ·民营企业缺乏企业文化 | 第30页 |
| ·民营经济发展外在因素分析 | 第30-33页 |
| ·政府职能没有及时转变 | 第30-31页 |
| ·政府缺乏对企业软实力建设扶持 | 第31-33页 |
| 第五章 民营经济先进区域政府行为模式经验 | 第33-39页 |
| ·苏南模式中的政府行为经验借鉴 | 第33-35页 |
| ·苏南模式的概念 | 第33页 |
| ·苏南模式民营经济特征 | 第33页 |
| ·苏南模式中政府职能 | 第33-35页 |
| ·温州模式中的政府行为经验借鉴 | 第35-37页 |
| ·温州模式概念 | 第35页 |
| ·温州模式中民营经济特征 | 第35-36页 |
| ·温州模式中政府职能 | 第36-37页 |
| ·两种模式对港闸的启示 | 第37-39页 |
| ·政府要找准定位,正确行使职能 | 第37页 |
| ·政府要正确引导,弥补市场缺陷 | 第37-38页 |
| ·政府要主动作为,激发企业活力 | 第38-39页 |
| 第六章 港闸区政府提高民营经济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39-45页 |
|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 第39-40页 |
| ·更新思想观念,正确看待民营经济地位和作用 | 第39页 |
| ·转变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第39-40页 |
| ·引导民营企业加强文化建设 | 第40-41页 |
| ·加强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 第40页 |
| ·引导民营企业构建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 第40-41页 |
| ·引导建立商会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建设 | 第41页 |
| ·政府改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 第41-43页 |
| ·打造金融生态平台 | 第41-42页 |
| ·建立支持推广平台 | 第42页 |
| ·建立联合互助平台 | 第42-43页 |
| ·政府引导民营企业增强内生动力 | 第43-45页 |
| ·积极开展培训服务 | 第43页 |
| ·积极推动技术创新 | 第43页 |
| ·积极推动管理创新 | 第43-45页 |
| 结语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