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校人才流失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三)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8页 |
四、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及方法 | 第18-21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二) 研究框架 | 第2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一、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一) 高校人才的界定 | 第22页 |
(二) 人才流动与人才流失的关系 | 第22-23页 |
(三) 人才流失预警 | 第23页 |
二、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一)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3-24页 |
(二) 人力资源配置理论 | 第24页 |
(三) 预警管理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甘肃高校人才流失现状及影响分析 | 第26-36页 |
一、甘肃高校人才流失现状 | 第26-31页 |
(一) 甘肃高校人才总量基本情况 | 第26-28页 |
(二) 甘肃高校人才流失现状 | 第28-30页 |
(三) 甘肃高校人才引进现状 | 第30-31页 |
二、甘肃高校人才流失特征分析 | 第31页 |
三、对甘肃高校人才流失所带来的影响分析 | 第31-34页 |
(一) 甘肃高校人才流失对本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31页 |
(二) 高校人才流失对甘肃高校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31-33页 |
(三) 高校人才流失对流出人才自身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甘肃高校人才流失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6-54页 |
一、甘肃高校人才流失预警指标体系的确定过程 | 第36-49页 |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6-37页 |
(二) 调查问卷的实施 | 第37-38页 |
(三) 问卷统计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38-48页 |
(四) 预警指标的选取 | 第48-49页 |
二、甘肃高校人才流失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9-51页 |
(一) 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50页 |
(二) 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过程 | 第50-51页 |
三、甘肃高校人才流失的预警评价 | 第51-52页 |
(一) 甘肃高校人才流失的预警评价方法 | 第51页 |
(二) 甘肃高校人才流失的预警评价过程 | 第51-52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甘肃高校人才流失预警指标体系的应用 | 第54-62页 |
一、甘肃M高校简介 | 第54页 |
二、预警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54-56页 |
三、对甘肃M高校人才流失情况进行模糊综合预警评价 | 第56-60页 |
(一) 建立单因素评价集 | 第56-58页 |
(二) 一级模糊评价 | 第58-59页 |
(三) 二级模糊评价 | 第59页 |
(四) 三级模糊评价 | 第59-60页 |
(五) 甘肃M高校人才流失预警评价结果分析 | 第60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 | 第62-66页 |
一、结论 | 第62-63页 |
二、规避甘肃高校人才流失的预警对策 | 第63-65页 |
(一) 创建甘肃高校外部环境人才流失预警体系 | 第63页 |
(二) 加强甘肃高校内部的预警工作 | 第63-65页 |
三、局限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 第70-73页 |
附录1:甘肃高校人才流失倾向性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第70-72页 |
附录2: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