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3页 |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 | 第13-23页 |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 | 第13-16页 |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历史背景 | 第13-14页 |
2.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渊源 | 第14-16页 |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1.自然界具有先在性和客观性 | 第16-17页 |
2.自然界具有实践性 | 第17页 |
3.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第17-18页 |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特征 | 第18-20页 |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实践的 | 第18页 |
2.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物质的 | 第18-19页 |
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系统的 | 第19-20页 |
4.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辩证的 | 第20页 |
(四)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 | 第20-23页 |
1.系统自然观 | 第20-21页 |
2.人化自然观 | 第21页 |
3.生态自然观 | 第21-23页 |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及其现状 | 第23-33页 |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涵义与重要意义 | 第23-26页 |
1.生态文明的涵义 | 第23-24页 |
2.生态文明的特征 | 第24-25页 |
3.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25-26页 |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26-29页 |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 第26-27页 |
2.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 | 第27-28页 |
3.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 第28-29页 |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29-33页 |
1.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 第29-31页 |
2.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 第31-33页 |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发展 | 第33-41页 |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论述 | 第33-36页 |
1.马克思主义本体论中生态文明思想 | 第33-34页 |
2.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34-35页 |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35页 |
4.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35-36页 |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时代体现 | 第36-41页 |
1.我国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坚持与运用 | 第36-37页 |
2.我国党中央三代领导人对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探索 | 第37-39页 |
3.生态文明建设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 | 第39-41页 |
四、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与实现途径 | 第41-47页 |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 第41-42页 |
1.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明方向 | 第41页 |
2.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提供可能性 | 第41-42页 |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指导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途径 | 第42-47页 |
1.加强生态伦理观教育 | 第42-43页 |
2.用新观念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43-44页 |
3.加深对科学技术应用的认识 | 第44页 |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第44-45页 |
5.使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中实现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