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风俗习惯论文--中国风俗习惯论文--各地方风俗习惯总志论文

城边村日常生活与生计策略的民俗志研究--京北姚村故事

中文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7页
绪论第17-46页
 一、研究的缘起、对象与意义第17-23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7-19页
  (二) 研究对象第19-21页
  (三) 研究意义第21-23页
  (四)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第23页
 二、相关文献梳理第23-33页
  (一) “道义”与“经济”在思想脉络上的分歧第24-25页
  (二) “道义”与“经济”在“中国经验”下的统一第25-28页
  (三) 村民的算计:日常行动的意义第28-32页
  (四) 小结第32-33页
 三、主要研究方法第33-36页
  (一) 田野作业第33页
  (二) 民俗志第33-35页
  (三) 个体叙事第35-36页
 四、田野历程第36-43页
  (一) 田野点的确立第36-38页
  (二) 田野经历第38-43页
 五、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第43-46页
第一章 白描:灰白相间的村落图景第46-89页
 第一节 边界、空间与意义的生产第47-64页
  一、姚村的村落边界第48-50页
  二、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第50-54页
  三、姚村的房屋与居所第54-58页
  四、商业街与小卖部第58-61页
  五、公路与公共交通第61-62页
  六、姚村的人口第62-64页
 第二节 有土无地的村庄:人地关系的变迁第64-87页
  一、折腾土地第64-78页
  二、占地与租地第78-84页
  三、拆迁与补偿第84-87页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二章 失地与弃地:村落劳作模式的变化第89-127页
 第一节 传统生计的记忆第89-93页
  一、苦难叙事:关于饥荒的故事第89-91页
  二、集体的困境:政治觉悟与举债度日第91-93页
 第二节 瓦片经济和黑出租第93-104页
  一、从种地到“种房”第94-100页
  二、“趴黑活儿”与开出租第100-104页
 第三节 进城务工:外来人的生计选择第104-124页
  一、“弃地”与进城务工的内在逻辑第105-109页
  二、“自个儿伺候自个儿”的个体户第109-112页
  三、外来的“性”:作为他者的“小姐”第112-118页
  四、“大工地”:建筑工人的日常生活第118-124页
 本章小结第124-127页
第三章 户籍与身份阈限:跨不过去的身份之别第127-150页
 第一节 有“北京户口”的人:本地人的身份第128-136页
  一、户籍身份与嵌入性社会资源第129-131页
  二、“农转非”:户籍身份的转变第131-136页
 第二节 “根不在这儿的人”:外来人的户籍身份藩篱第136-148页
  一、“农民工”:一个特定身份群体的生成第137-140页
  二、“农民工”:进入身份“阈限”的群体第140-144页
  三、遣返:“农民工”的噩梦第144-148页
 本章小结第148-150页
第四章 “一切向钱看”与村落中的交往第150-185页
 第一节 玩儿与赌:村里的博弈游戏第151-159页
  一、博弈游戏与村落公共生活第151-154页
  二、赌:金钱与地位的较量第154-156页
  三、玩儿与社交:关系网络的再生产第156-157页
  四、玩儿与赌的生活意义表达第157-159页
 第二节 规矩和面子:一个喝“满月酒”的实例第159-175页
  一、邀请谁的问题第160-163页
  二、席面儿与座次第163-166页
  三、随份子与人情边界的再确定第166-171页
  四、给面子:传统人情的现代实践第171-175页
 第三节 流动的圈子第175-183页
  一、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第175-178页
  二、租客与房东第178-180页
  三、相熟:能办事的人第180-183页
 本章小结第183-185页
第五章 国家治理下的村落政治运作第185-229页
 第一节 姚村村落里的组织体系第186-201页
  一、姚村村落组织的科层化第186-190页
  二、姚村政治权力的运作第190-193页
  三、姚村的村落资源与“贿选”第193-201页
 第二节 两头哄:村干部的委屈第201-208页
  一、“风箱里的老鼠”第201-204页
  二、代理人亦或保护人?第204-208页
 第三节 威权治理与村干部的权威第208-216页
  一、尴尬的干群关系第209-211页
  二、村干部的权威第211-216页
 第四节 村民闹事儿的深层逻辑第216-226页
  一、“走钢丝”的违建当事人第216-218页
  二、泼妇与秩序的破坏者第218-219页
  三、泼粪:抗争?还是撒泼?第219-222页
  四、闹事:“维稳思维”下民众行动第222-226页
 本章小结第226-229页
结论:民俗学与民众生活意义的探寻第229-243页
 一、道义与经济:村民日常生活的逻辑第229-233页
 二、生计策略的实践:村民的生存智慧第233-237页
 三、民俗志:民众生活意义的文字呈现第237-243页
参考文献第243-256页
 一、中文文献第243-254页
  (一) 专著第243-248页
  (二) 论文第248-253页
  (三) 其他资料第253-254页
 二、英语文献第254-256页
致谢第256-2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60-26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261页

论文共2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汉前四灵文化研究
下一篇:唐代财经若干问题与政府应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