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一、预期违约制度概述 | 第8-12页 |
| (一)预期违约制度的历史沿革及概念特征 | 第8-9页 |
| (二)预期违约制度法律价值 | 第9-12页 |
| 二、《公约》中预期违约制度 | 第12-18页 |
| (一)预期非根本违约 | 第12-16页 |
| (二)预期根本违约 | 第16-18页 |
| 三、《公约》中预期违约制度与英美法系预期违约制度比较 | 第18-23页 |
| (一)英美法系预期违约制度 | 第18-19页 |
| (二)《公约》与英美法系预期违约制度异同 | 第19-23页 |
| 四、《公约》中预期违约与大陆法系不安抗辩权比较 | 第23-25页 |
| (一)不安抗辩权 | 第23页 |
| (二)《公约》中的预期违约制度与大陆法系不安抗辩权异同 | 第23-25页 |
| 五、《公约》中预期违约制度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影响 | 第25-29页 |
| (一) 我国预期违约制度与《公约》比较 | 第25-27页 |
| (二)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建议 | 第27-29页 |
| 六、结 语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 致谢 | 第3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