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看纳德·巴塞尔姆的小说《白雪公主》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导论 | 第8-16页 |
一、唐纳德.巴塞尔姆及其作品 | 第8-9页 |
二、小说《白雪公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三、选题缘由 | 第13-16页 |
第一章 文化记忆理论概述 | 第16-21页 |
一、文化文本 | 第16-18页 |
二、记忆形象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小说《白雪公主》格林童话文本的记忆与重构 | 第21-34页 |
一、格林童话作为文化文本 | 第21-25页 |
1、格林童话的童话范式 | 第21-22页 |
2、格林童话的超时代特征 | 第22-25页 |
二、小说《白雪公主》中的童话碎片 | 第25-27页 |
三、小说《白雪公主》的颠覆性重构 | 第27-32页 |
1、支离破碎的童话 | 第27-30页 |
2、拼贴:演绎现实世界的黑色童话 | 第30-31页 |
3、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 | 第31-32页 |
四、文本折射出的现实世界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小说《白雪公主》中记忆形象的重构与演示 | 第34-42页 |
一、格林童话作为文化事件,童话角色作为记忆形象 | 第34-38页 |
1、白雪公主 | 第34-36页 |
2、七个小矮人 | 第36-37页 |
3、王子保尔 | 第37-38页 |
二、小说《白雪公主》对童话角色价值观的颠覆 | 第38-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