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在中国的接受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致谢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章 政治性的批判 | 第13-24页 |
一、贫乏的介绍与经典的翻译 | 第14-16页 |
1、零星的介绍性文章 | 第14-15页 |
2、“黄皮书”与《等待戈多》的翻译 | 第15-16页 |
二、六十年代政治批判视野下《等待戈多》 | 第16-20页 |
1、违反传统的戏剧形式 | 第17页 |
2、荒诞的主题 | 第17-18页 |
3、颓废的死亡哲学 | 第18-19页 |
4、没落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 | 第19-20页 |
三、80 年代初阶级论视野下的《等待戈多》 | 第20-24页 |
第二章 现代主义思潮下的《等待戈多》 | 第24-35页 |
一、主题思想和艺术技巧的研究 | 第26-28页 |
二、语言和结构的研究 | 第28-31页 |
1、《等待戈多》的语言 | 第28-30页 |
2、《等待戈多》的结构 | 第30-31页 |
三、《等待戈多》的演出与现代主义的中国化 | 第31-35页 |
1、《等待戈多》的舞台表演 | 第31-32页 |
2、《车站》与《等待戈多》的比较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多元化理论视角下的《等待戈多》 | 第35-46页 |
一、对荒诞性的深入认识 | 第35-36页 |
二、《等待戈多》的元戏剧研究 | 第36-38页 |
三、《等待戈多》与贝克特小说的互文性 | 第38-39页 |
四、“静止戏剧”视角下的《等待戈多》 | 第39-41页 |
五、《等待戈多》的语用学研究 | 第41-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