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复合驱动钻机新型链条并车传动系统的研发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内外钻机装备现状 | 第9-10页 |
·动力并车系统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新型并车传动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14-26页 |
·总体方案设计及传动原理 | 第14-17页 |
·传动方案 | 第14-15页 |
·传动原理 | 第15-17页 |
·设备选型与配置 | 第17-19页 |
·柴油机 | 第17-18页 |
·偶合器+减速箱 | 第18页 |
·绞车 | 第18页 |
·泥浆泵 | 第18-19页 |
·节能发电机 | 第19页 |
·技术参数计算与确定 | 第19-22页 |
·链轮参数设计 | 第19-20页 |
·链条的选型与中心距的计算 | 第20-22页 |
·泥浆泵排量计算分析 | 第22-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并车箱传动轴的布置与计算校核 | 第26-43页 |
·并车箱内传动轴的布置 | 第26页 |
·传动轴的工况分析 | 第26-31页 |
·传绞车轴工况分析 | 第26-27页 |
·并车轴工况分析 | 第27-29页 |
·传泵轴工况分析 | 第29-31页 |
·传动轴的计算校核 | 第31-42页 |
·疲劳强度校核 | 第31-35页 |
·刚度校核 | 第35-38页 |
·过盈连接计算 | 第38-40页 |
·键强度计算 | 第40-41页 |
·轴承选型与计算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并车系统箱体优化分析 | 第43-56页 |
·并车传动箱体结构概述 | 第43-44页 |
·箱体 | 第43页 |
·底座 | 第43-44页 |
·并车箱重量估计 | 第44页 |
·并车箱工况分析 | 第44-46页 |
·新型链条并车箱静力学仿真分析 | 第46-54页 |
·模型前处理 | 第47页 |
·施加载荷边界条件 | 第47-48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8-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润滑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 第56-72页 |
·链条润滑系统的设计原理 | 第56-60页 |
·链条并车箱的发热原理介绍 | 第57-58页 |
·链条并车箱轴承发热量的计算 | 第58-60页 |
·链条并车箱链条热平衡的计算 | 第60页 |
·链条并车箱所需润滑油量的计算 | 第60-62页 |
·链条并车箱轴承所需润滑油量的计算 | 第60页 |
·链条并车箱链条所需润滑油量的计算 | 第60-62页 |
·润滑油冷却方案的选择 | 第62-64页 |
·润滑油温升的计算 | 第62页 |
·润滑油流道的设计 | 第62页 |
·布置散热翅片 | 第62-63页 |
·外置空气冷却器的选型和计算 | 第63-64页 |
·算例分析 | 第64-67页 |
·润滑油油量的控制 | 第67-71页 |
·驱绞车润滑油量的控制 | 第68-69页 |
·驱动泥浆泵润滑油量的控制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