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前言 | 第11-22页 |
·木薯概述 | 第11页 |
·木薯淀粉的形成机制 | 第11-16页 |
·淀粉的分子结构 | 第11-12页 |
·淀粉合成过程 | 第12-14页 |
·淀粉合成关键酶 | 第14-16页 |
·植物转化酶 | 第16-17页 |
·细胞壁转化酶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植物材料 | 第22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22页 |
·酶与生化试剂 | 第22页 |
·PCR引物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页 |
·常用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 第23-24页 |
·培养基配制 | 第23-24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30页 |
·细胞壁转化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 第24-28页 |
·华南8号木薯组培苗基因组DNA提取 | 第24-25页 |
·启动子基因片段PCR扩增 | 第25页 |
·琼脂糖凝胶中DNA片段回收纯化 | 第25-26页 |
·连接T载体 | 第26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26页 |
·转化大肠杆菌 | 第26-27页 |
·菌液PCR筛选鉴定、测序 | 第27页 |
·质粒提取 | 第27-28页 |
·MeCWINV2,MeCWINV5以及MeCWINV6基因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8页 |
·胁迫处理木薯细胞壁转化酶基因表达分析 | 第28-30页 |
·木薯组培苗胁迫处理 | 第28页 |
·提取木薯组培苗PNA | 第28-29页 |
·反转录 | 第29-30页 |
·Q-PCR实验步骤 | 第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54页 |
·木薯细胞壁转化酶MeCWINV2基因启动子序列克隆 | 第31-32页 |
·木薯细胞壁转化酶MeCWINV2基因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2-35页 |
·木薯细胞壁转化酶MeCWINV5基因启动子序列克隆 | 第35-36页 |
·木薯细胞壁转化酶MeCWINV5基因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6-39页 |
·木薯细胞壁转化酶MeCWINV6基因启动子序列克隆 | 第39-41页 |
·木薯细胞壁转化酶MeCWINV6基因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44页 |
·木薯细胞壁转化酶MeCWINV2、MeCWINV5、MeCWINV6基因启动子序列比较分析 | 第44-47页 |
·MeCWINV2、MeCWINV5、MeCWINV6基因启动子序列同源分析 | 第44-45页 |
·MeCWINV2、MeCWINV5、MeCWINV6基因启动子序列元件差异分析 | 第45-47页 |
·不同胁迫条件下MeCWINV2、MeCWINV5、MeCWINV6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47-54页 |
·16℃低温胁迫条件下MeCWINV2、MeCWINV5、MeCWINV6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47-48页 |
·4℃低温胁迫条件下MeCWINV2、MeCWINV5、MeCWINV6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48-49页 |
·干旱胁迫条件下MeCWINV2、MeCWINV5、MeCWINV6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49-50页 |
·外源激素胁迫下MeCWINV2、MeCWINV5、MeCWINV6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50-54页 |
·赤霉素胁迫下MeCWINV2、MeCWINV5、MeCWINV6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50-51页 |
·水杨酸胁迫下MeCWINV2、MeCWINV5、MeCWINV6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51-52页 |
·脱落酸胁迫下MeCWINV2、MeCWINV5、MeCWINV6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52-53页 |
·乙烯利胁迫下MeCWINV2、MeCWINV5、MeCWINV6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53-54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54-60页 |
·讨论 | 第54-58页 |
·木薯细胞壁转化酶基因MeCWINV2、MeCWINV5、MeCWINV6启动子序列克隆 | 第54-55页 |
·木薯细胞壁转化酶基因MeCWINV2、MeCWINV5、MeCWINV6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5-56页 |
·胁迫处理对MeCWINV2、MeCWINV5、MeCWINV6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