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性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微文化与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30页 |
·微文化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0页 |
·微文化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微文化传播特征 | 第18-20页 |
·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文化认同感 | 第20-21页 |
·大学生文化认同感 | 第21-22页 |
·理论渊源 | 第22-30页 |
·碎片化思维方式蕴涵多元教育契机:后现代主义 | 第22-25页 |
·多元价值启迪引领价值判断:价值澄清理论 | 第25-28页 |
·微碰撞激荡多元思潮:弱连接优势理论 | 第28-30页 |
第3章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培育的实践考量——以微电影为例 | 第30-57页 |
·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现状分析 | 第30-40页 |
·传统文化认同度有所提高 | 第30-31页 |
·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依然存在 | 第31-40页 |
·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 | 第40-47页 |
·大学生自身因素与大学生文化认同感 | 第40-41页 |
·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因素与大学生文化认同感 | 第41-42页 |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因素与大学生文化认同感 | 第42-44页 |
·社会大环境因素与大学生文化认同感 | 第44-47页 |
·微文化为高校培育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带来机遇与挑战——以微电影为例 | 第47-57页 |
·微文化为高校培育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带来的机遇 | 第48-54页 |
·微文化为高校培育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带来的挑战 | 第54-57页 |
第4章 微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培育的对策 | 第57-65页 |
·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素养 | 第57-59页 |
·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 | 第57-58页 |
·提高大学生道德自觉性 | 第58页 |
·增强大学生理性对待多元价值的能力 | 第58-59页 |
·创新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 | 第59-61页 |
·建立高校微电影播放平台,宣传核心价值观 | 第59-60页 |
·实现优秀微电影进课堂,创新教育方式 | 第60-61页 |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引导能力 | 第61页 |
·完善微电影监督机制,营造和谐的微文化氛围 | 第61-65页 |
·政府引导,加强微电影法制监管 | 第62页 |
·政府扶持,鼓励优秀微电影创作 | 第62-63页 |
·政府参与,促进网络文化的繁荣 | 第63-65页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附录1 | 第73-75页 |
附录2 | 第75-77页 |
附录3 | 第77-78页 |
附录4 | 第78-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