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 | 第8-13页 |
第一节 非法证据的概念界定 | 第8-9页 |
第二节 非法证据排除的基本做法 | 第9-11页 |
一、 原则排除加例外 | 第9页 |
二、 审查采信 | 第9-10页 |
三、 区别对待 | 第10页 |
四、 衡量采证 | 第10-11页 |
第三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价值分析 | 第11-13页 |
一、 尊重和保障人权 | 第11页 |
二、 确立和维护现代法治 | 第11-12页 |
三、 有利于纠正违法行为,提高司法机关的办案能力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域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考察 | 第13-21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3-16页 |
一、 美国 | 第13-15页 |
二、 英国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6-21页 |
一、 德国 | 第17-18页 |
二、 日本 | 第18-21页 |
第三章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问题 | 第21-28页 |
第一节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特点 | 第21-23页 |
一、 初步建立限制性的“默示沉默权”制度 | 第21页 |
二、 确立对非法言词证据绝对排除、非法实物证据裁量排除的排除制度 | 第21-22页 |
三、 完善了司法人员的实务操作规程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我国现行法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司法运用 | 第23-25页 |
一、 刑事诉讼法典确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23页 |
二、 司法解释确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23-24页 |
三、 司法实践对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运用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缺点 | 第25-28页 |
一、 非法证据的界定不够明确 | 第25-26页 |
二、 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指引 | 第26-27页 |
三、 排除程序不独立 | 第27页 |
四、 司法人员的违法成本过低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 | 第28-32页 |
第一节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完善 | 第28-29页 |
一、 严格解释证据补正规定,明确相关标准 | 第28页 |
二、 扩大律师的帮助权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制度保障 | 第29-32页 |
一、 建立保障机制 | 第29-30页 |
二、 设立刑事证据审查庭 | 第30页 |
三、 建立对司法工作人员追责惩戒制度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