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转HhERF基因百脉根的遗传转化及抗病、耐盐与抗旱性分析

摘要第1-4页
Summary第4-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6页
 1 ERF 转录因子在植物耐盐基因工程中的研究进展第8页
 2 干旱、盐碱、病害对农牧业的影响第8-11页
   ·干旱对农牧业的影响第8-9页
   ·盐碱对农牧业的影响第9-10页
   ·植物病害对农牧业的影响第10-11页
 3 植物对不同逆境胁迫的适应机制第11-16页
   ·植物对逆境的适应类型第11-12页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第12-14页
   ·植物对盐碱胁迫的适应机制第14页
   ·植物对病害胁迫的适应机制第14-16页
第二章 植物表达载体 PMI-HhERF 的构建及鉴定第16-2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6-18页
   ·实验材料第16-17页
   ·实验方法第17-18页
 2 结果分析第18-20页
   ·植物表达载体 PMI-HhERF 验证第18-19页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冻融法转化法的优化第19-20页
 3 结论与讨论第20-21页
第三章 转 HhERF 百脉根的验证及扦插扩繁第21-3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1-24页
   ·实验材料第21页
   ·实验方法第21-24页
 2 结果分析第24-29页
   ·百脉根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第24-25页
   ·转基因百脉根植株的鉴定第25-27页
   ·百脉根的扦插扩繁第27-29页
 3 结论与讨论第29-30页
第四章 转 HhERF 基因百脉根耐旱、耐盐功能分析第30-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33页
   ·材料第30页
   ·试验方法第30-33页
 2 结果分析第33-40页
   ·转基因百脉根与野生型百脉根形态学差异分析第33页
   ·转基因百脉根耐旱性功能分析第33-37页
   ·转基因百脉根耐盐性功能分析第37-40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0-42页
第五章 转 HhERF 基因百脉根抗病功能分析第42-4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材料第42页
   ·试验方法第42-43页
 2 结果分析第43-47页
   ·转基因百脉根和野生型发病率比较第43-44页
   ·转基因百脉根和野生型病情指数比较第44页
   ·病害逆境下植株地上部组织含水量变化第44-45页
   ·病害逆境下植株后丙二醛(MDA)及可溶性糖变化第45-46页
   ·病害逆境下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活性变化第46-47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7-48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第48-49页
 1 主要结论第48页
 2 创新点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作者简介第50-51页
导师简介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拟南芥高叶绿素荧光突变体的筛选及基因定位
下一篇:镉胁迫对二穗短柄草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