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高叶绿素荧光突变体的筛选及基因定位
目录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Summary | 第5-6页 |
缩略词表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9页 |
·光合作用及发生场所 | 第7-12页 |
·光合作用基本过程 | 第8-9页 |
·环式电子传递与光系统保护 | 第9-10页 |
·叶绿素荧光的产生 | 第10-11页 |
·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 | 第11页 |
·荧光淬灭 | 第11-12页 |
·光合作用复合体基本结构 | 第12-14页 |
·光系统Ⅰ的结构和功能 | 第12-13页 |
·光系统Ⅱ的结构和功能 | 第13-14页 |
·细胞色素 b6f 复合体 | 第14页 |
·ATP 合成酶 | 第14页 |
·光合作用突变体的筛选 | 第14-17页 |
·突变体创制和筛选 | 第14-15页 |
·正向遗传学方法筛选突变体 | 第15页 |
·利用光合色素的改变来筛选突变体 | 第15页 |
·利用高叶绿素荧光筛选突变 | 第15-16页 |
·利用叶绿素荧光参数筛选突变体 | 第16-17页 |
·反向遗传学方法分析突变基因 | 第17页 |
·图位克隆 | 第17-18页 |
·AT4G31390 研究进展 | 第18页 |
·实验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实验内容 | 第19-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页 |
·拟南芥材料 | 第19页 |
·EMS 诱变 | 第19页 |
·实验材料培养 | 第19页 |
·杂交 | 第19页 |
·仪器设备试剂 | 第19页 |
·突变体筛选 | 第19-20页 |
·图位克隆 | 第20-23页 |
·粗定位引物 | 第20-21页 |
·PCR 扩增与交换率计算 | 第21页 |
·精细定位引物 | 第21页 |
·CTAB 法提取拟南芥基因组 DNA | 第21-22页 |
·快速 DNA 提取法 | 第22页 |
·基因测序 | 第22-23页 |
·试剂配制 | 第23页 |
·光响应曲线的测定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突变体筛选 | 第23-24页 |
·基因粗定位 | 第24-25页 |
·基因精细定位 | 第25-26页 |
·候选基因筛选 | 第26-27页 |
·电子传递速率和非光化学荧光淬灭的测定 | 第27页 |
·讨论 | 第27-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9页 |
致谢 | 第39-41页 |
作者简介 | 第41-42页 |
导师简介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