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一、 理论背景 | 第10页 |
二、 实践背景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2-1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2-13页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 文献述评 | 第16页 |
第五节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6-17页 |
一、 创新点 | 第16页 |
二、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17页 |
一、 公务员 | 第17页 |
二、 基层公务员 | 第17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一、 绩效考核制度的内涵 | 第17-18页 |
二、 绩效考核的方法 | 第18页 |
三、 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原则 | 第18-19页 |
四、 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老挝乡镇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1-34页 |
第一节 老挝公务员总体情况 | 第21-26页 |
一、 老挝国家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二、 老挝公务员基本情况 | 第22-25页 |
三、 老挝基层公务员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第二节 老挝乡镇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及其实施现状 | 第26-31页 |
一、 老挝乡镇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起源 | 第26-27页 |
二、 老挝乡镇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 | 第27-30页 |
三、 老挝乡镇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现状 | 第30-31页 |
第三节 老挝乡镇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4页 |
一、基层公务员对绩效考核目的不明确 | 第31页 |
二、有关绩效考核指标缺乏针对性 | 第31-32页 |
三、考核主体和考核类别相对单一 | 第32页 |
四、考核程序不规范 | 第32-33页 |
五、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老挝乡镇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8页 |
第一节 被考核的乡镇基层公务员的问题 | 第34-35页 |
一、 乡镇基层公务员对绩效考核工作认识有误 | 第34页 |
二、 乡镇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主观误差 | 第34-35页 |
第二节 考核过程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一、 绩效考核主体对考核结果处理不当 | 第35页 |
二、 绩效考核标准存在多重性 | 第35页 |
三、 考核过程存在极端化 | 第35-36页 |
四、 被考核的岗位职责存在模糊性 | 第36页 |
第三节 考核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一、 公务员绩效考核体制变化带来的影响 | 第36页 |
二、 行政环境因素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三、 系统性、理论性的经验不足 | 第37-38页 |
第五章 中国乡镇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经验借鉴 | 第38-43页 |
第一节 制度方面的经验借鉴 | 第38-39页 |
一、 制定全面的绩效考核制度 | 第38页 |
二、 以群众满意导向的考核主体 | 第38-39页 |
第二节 考核方法的借鉴 | 第39-41页 |
一、 以职位为基础增强考核指标针对性 | 第39页 |
二、 保持考核指标的合理性 | 第39-40页 |
三、 合理量化考核指标 | 第40页 |
四、 设计“动态指标”强化指标的全面性 | 第40-41页 |
五、 坚持考核主体多元化 | 第41页 |
第三节 考核理念的借鉴 | 第41-43页 |
一、 重视考核反馈和信息沟通 | 第41页 |
二、 重视考核方法的多样性 | 第41-43页 |
第六章 老挝乡镇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改善策略 | 第43-47页 |
第一节 提高被考核的乡镇基层公务员的认识 | 第43-44页 |
一、 提高基层公务员对绩效考核工作的认识 | 第43页 |
二、 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改善基层考核过程的主观性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过程方面的改善 | 第44-46页 |
一、 考核过程中法制的不断完善 | 第44页 |
二、 注重对考核多样性的运用 | 第44-45页 |
三、 加强考核过程的反馈性 | 第45-46页 |
四、 对考核结果进行有效的处理 | 第46页 |
第三节 注重对考核环境的改善 | 第46-47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47-48页 |
第一节 总结 | 第47页 |
第二节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