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监察、监督论文

政府网络反腐及其公共治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第8-9页
  一、选题缘由第8页
  二、选题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9-13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动态第9-11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动态第11-13页
  三、对国内外文献研究的评述第13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一、研究思路第13-14页
  二、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5-19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第15-16页
  一、腐败第15页
  二、网络反腐第15页
  三、公共治理第15-16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16-19页
  一、治理理论第16-17页
  二、有限理性理论第17-19页
第三章 我国政府网络反腐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第19-29页
 第一节 我国网络反腐的发展历程第19-20页
  一、萌芽阶段(2003 年至 2004 年)第19-20页
  二、逐步发展阶段(2005 年至 2007 年)第20页
  三、趋于成熟阶段(2008 年至今)第20页
 第二节 我国政府网络反腐的绩效分析第20-29页
  一、预防腐败的绩效分析第20-24页
  二、控制腐败的绩效分析第24-27页
  三、惩治腐败的绩效分析第27-29页
第四章 我国网络反腐面临的困境第29-34页
 第一节 基于政府层面网络反腐面临的困境第29-31页
  一、法制困境:专项法律未建立,网络反腐待规范第29页
  二、效能困境:官网反腐功能弱,组织效能待提高第29-30页
  三、预警困境:应急反应迟缓,处置机制待改善第30-31页
  四、合作困境:各吹各号协调差,官民联动待加强第31页
 第二节 基于民间组织层面网络反腐面临的困境第31-33页
  一、民间网络反腐组织的合法性问题第31-32页
  二、网络反腐组织非理性引发的暴力侵权问题第32页
  三、间网络反腐组织与政府互信问题第32-33页
 第三节 基于公民层面网络反腐面临的困境第33-34页
  一、网络反腐信息虚实难辨问题第33页
  二、网民与政府在网络反腐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第33-34页
第五章 我国政府网络反腐的公共治理路径第34-42页
 第一节 加强网络反腐的法规文化建设第34-38页
  一、加强法制法规建设,实现网络反腐有法可依第34-35页
  二、建立监督问责制,加强网络举报受理反馈第35-37页
  三、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增强网络反腐有效性第37-38页
  四、加强网络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政环境第38页
 第二节 鼓励民间反腐组织参与网络反腐第38-39页
  一、明确民间组织合法性,保障支持其发展第38页
  二、加强网络宣传教育,培养理性反腐组织第38-39页
  三、增强民间组织责任感,提高政府回应力第39页
 第三节 加强官民对话形成官民联动机制第39-42页
  一、积极利用传媒技术,破除网络谣言第40页
  二、增进官民信息交流,建立官民联动机制第40-41页
  三、重视与知名网站合作,深化网络反腐力度第41-42页
结束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后记第47-4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煤”到机制炭--仫佬族资源观念与环境变迁研究
下一篇:老挝乡镇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