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一、绪论 | 第12-31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框架 | 第14-18页 |
1. 研究步骤框架 | 第14-16页 |
2. 实证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 文献法 | 第18页 |
2. 统计分析法 | 第18页 |
3. 比较法 | 第18页 |
4. GINI系数法 | 第18-19页 |
(五)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六) 研究现状综述 | 第20-26页 |
1.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速度的讨论 | 第20-21页 |
2.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 第21-24页 |
3. 关于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相关研究 | 第24-26页 |
(七) 概念相关界定 | 第26-27页 |
1. 高等教育 | 第26页 |
2. 高等教育大众化 | 第26页 |
3. 高等教育入学、在校生、毕业生市场内涵 | 第26-27页 |
4. 劳动力市场 | 第27页 |
(八)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7-31页 |
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7-28页 |
2. 筛选理论 | 第28-29页 |
3.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第29-30页 |
4.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理论模型 | 第30-31页 |
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 第31-40页 |
(一) 高等教育的规模变动 | 第31-34页 |
1. 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变动 | 第31-32页 |
2. 高等教育入学市场规模的变动 | 第32页 |
3. 高等教育在校生市场规模的变动 | 第32-33页 |
4. 高等教育毕业生市场规模的变动 | 第33-34页 |
(二) 高等教育的结构变动 | 第34-40页 |
1. 层次结构 | 第34-36页 |
2. 科类结构 | 第36-37页 |
3. 体制结构 | 第37-38页 |
4. 能级结构 | 第38-40页 |
三、高等教育入学市场变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第40-43页 |
四、高等教育在校生市场变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第43-46页 |
(一) 劳动参与率的变动 | 第43-44页 |
(二) 对增加就业的影响 | 第44-46页 |
五、高等教育毕业生市场变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第46-63页 |
(一) 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变化 | 第46-49页 |
1. 新增劳动力的有效人力资本的变化 | 第46-48页 |
2. 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的变化 | 第48-49页 |
(二) 高等教育劳动力就业状况的变化 | 第49-54页 |
1. 高等教育劳动力的市场需求 | 第49-50页 |
2. 高等教育劳动力就业弹性的变化 | 第50-52页 |
3. 高等教育劳动力的失业现状 | 第52-54页 |
(三) 高等教育劳动力的分布情况 | 第54-63页 |
1. 高等教育劳动力在城乡间的分布 | 第54-56页 |
2. 高等教育劳动力在区域间的分布 | 第56-59页 |
3. 高等教育劳动力在行业间的分布 | 第59-62页 |
4. 高等教育劳动力在职业间的分布 | 第62-63页 |
六、结论与对策思考 | 第63-71页 |
(一) 主要结论 | 第63-66页 |
1.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与世界强国相比仍存较大差距 | 第63-64页 |
2. 高等教育入学和在校生市场发展,缓解了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 | 第64页 |
3. 高等教育在校生市场规模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 第64页 |
4. 高等教育毕业生市场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劳动力 | 第64-65页 |
5. 高等教育毕业生市场发展较快,高等教育劳动力就业压力大 | 第65页 |
6. 高等教育毕业生市场发展促使高等教育劳动力均衡分布 | 第65-66页 |
(二) 对策思考 | 第66-71页 |
1. 高等教育的调整与缓解高等教育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 第66-68页 |
2. 利用就业压力,刺激就业观念转变,缓解就业难 | 第68页 |
3.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制度性变革中促进高等教育劳动力的均衡配置 | 第68-69页 |
4. 继续促进高等教育大发展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一 | 第74-75页 |
附录二 | 第75-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