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4-28页 |
·情绪劳动综述 | 第14-23页 |
·情绪劳动的概念与维度 | 第14-16页 |
·情绪劳动的测量 | 第16-17页 |
·情绪劳动的策略 | 第17-18页 |
·情绪劳动的相关变量 | 第18-20页 |
·情绪劳动的作用机制 | 第20-21页 |
·情绪劳动的因果关系模型 | 第21-22页 |
·情绪劳动研究的总结 | 第22-23页 |
·工作绩效综述 | 第23-25页 |
·工作绩效的定义 | 第23-24页 |
·工作绩效的维度 | 第24-25页 |
·工作绩效的测量 | 第25页 |
·情绪劳动和工作绩效相关综述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基本研究设计 | 第28-39页 |
·研究假设与理论框架构建 | 第28-30页 |
·研究假设 | 第28-30页 |
·理论框架构建 | 第30页 |
·研究工具 | 第30-32页 |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 第32-33页 |
·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33-38页 |
·情绪劳动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 第33-35页 |
·工作绩效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 第35-37页 |
·情绪耗竭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 第37-38页 |
·各变量的划分与定义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商业银行员工情绪劳动与工作绩效实证分析 | 第39-56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9-42页 |
·情绪劳动、工作绩效和情绪耗竭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42-49页 |
·基于银行员工性别差异的分析 | 第42-44页 |
·基于银行员工年龄差异的分析 | 第44-45页 |
·基于银行员工学历差异的分析 | 第45-46页 |
·基于银行员工婚姻状况差异的分析 | 第46-47页 |
·基于银行员工工作年限差异的分析 | 第47-48页 |
·基于银行员工岗位类别差异的分析 | 第48-49页 |
·情绪劳动、工作绩效与情绪耗竭的相关分析 | 第49-50页 |
·情绪劳动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及情绪耗竭中介效应 | 第50-51页 |
·情绪劳动对工作绩效各维度的影响及情绪耗竭中介效应 | 第51-56页 |
·表层扮演对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的影响作用 | 第51-52页 |
·深层扮演对任务绩效的影响作用与情绪耗竭的中介效应 | 第52-53页 |
·深层扮演对周边绩效的影响作用 | 第53页 |
·自然表达对任务绩效的影响作用与情绪耗竭的中介效应 | 第53-54页 |
·自然表达对周边绩效的影响作用与情绪耗竭的中介效应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分析及建议 | 第56-67页 |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6-61页 |
·银行员工情绪劳动、工作绩效和情绪耗竭的总体情况分析 | 第56-57页 |
·情绪劳动、工作绩效和情绪耗竭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57-59页 |
·情绪劳动、工作绩效与情绪耗竭的相关关系 | 第59页 |
·情绪劳动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 | 第59页 |
·情绪劳动对情绪耗竭的影响作用 | 第59页 |
·情绪耗竭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 | 第59-60页 |
·情绪耗竭在情绪劳动与工作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 | 第60页 |
·研究理论模型的修正 | 第60-61页 |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对策与建议 | 第62-66页 |
·商业银行情绪劳动高危群体特征及建议 | 第62-63页 |
·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角度对银行管理者的建议 | 第63-66页 |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66-67页 |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66页 |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 第70-72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