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创新点 | 第11-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形成 | 第13-21页 |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现实基础 | 第13-15页 |
·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 第13-14页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 第14-15页 |
·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 | 第15页 |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5-20页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人的思想 | 第15-18页 |
·毛泽东的人学思想 | 第18-19页 |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1-29页 |
·人的现代化的主体——社会的现实的人 | 第21-23页 |
·人的社会性与现实性 | 第21-22页 |
·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 第22-23页 |
·人的现代化的理念——人民本位 | 第23-26页 |
·发展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第23-24页 |
·丰富了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内涵 | 第24-25页 |
·正视人民的价值和物质利益 | 第25-26页 |
·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标准 | 第26页 |
·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发展生产力,促进教育现代化 | 第26-28页 |
·发展生产力,推动物质基础建设 | 第27页 |
·重视教育,促进人才的培养和塑造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特征 | 第29-31页 |
·主体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第29页 |
·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第29-30页 |
·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五章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价值 | 第31-38页 |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是激发社会活力的有效理论武器 | 第31-33页 |
·为研究人的问题提供方法论指导 | 第31页 |
·对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动作用 | 第31-32页 |
·对进行国际间交流合作的启示作用 | 第32-33页 |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是促进我国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 | 第33-35页 |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撑 | 第34页 |
·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源泉 | 第34-35页 |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创造了可能性 | 第35-37页 |
·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人力保障 | 第36页 |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改革的动力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一、著作 | 第39页 |
二、期刊文章 | 第39-40页 |
三、报纸文章 | 第40页 |
四、电子文献 | 第40-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