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与建国前后的通货膨胀问题及其治理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9-13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和趋势 | 第10-12页 |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建国前后通货膨胀的背景及危害 | 第13-20页 |
一、两类不同性质的通货膨胀 | 第13-16页 |
(一) 法币与金圆券的恶性通货膨胀 | 第13-15页 |
(二) 人民币暂时性的通货膨胀 | 第15-16页 |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危害 | 第16-20页 |
(一) 通货膨胀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 第16页 |
(二) 通货膨胀破坏正常的社会生产 | 第16-18页 |
(三) 通货膨胀危害新生政权的建设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建国前后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 第20-28页 |
一、货币过度发行 | 第20-21页 |
二、物资供给不足 | 第21-25页 |
(一) 战争对生产的破坏 | 第22页 |
(二) 交通不畅影响物资流通 | 第22-23页 |
(三) 敌对势力的破坏和外部封锁 | 第23-24页 |
(四) 自然灾害频发 | 第24-25页 |
三、市场投机猖獗 | 第25-26页 |
四、历史通胀影响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建国前后陈云对通货膨胀问题的治理 | 第28-45页 |
一、成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 | 第29-30页 |
二、严管投机分子、严打投机资本 | 第30-36页 |
(一) 行政手段 | 第31-32页 |
(二) 经济手段 | 第32-36页 |
三、多管齐下紧缩通货 | 第36-39页 |
四、节约减支、理税增收 | 第39-42页 |
五、发展生产、改善交通 | 第42-45页 |
第五章 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 | 第45-48页 |
一、历史意义 | 第45页 |
二、现实启示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