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9页 |
导论 | 第19-49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19-27页 |
二、问题意识 | 第27-29页 |
三、概念统筹 | 第29-3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33-46页 |
五、逻辑进路 | 第46-49页 |
第一章 市场操纵犯罪的实质解构 | 第49-80页 |
第一节 价量操纵 | 第49-54页 |
一、规范基础与理论诠释 | 第49-50页 |
二、交易量操纵对价格操纵的颠覆 | 第50-51页 |
三、交易量操纵的法律与经济解释困境 | 第51-54页 |
第二节 价格操纵 | 第54-60页 |
一、立法实例与重要解读 | 第54-57页 |
二、部分市场操纵行为与价格要素的非直接关联性 | 第57-58页 |
三、价格机制扭曲中的非价格行为因素 | 第58-60页 |
第三节 市场欺诈 | 第60-69页 |
一、判例沿革与法律依据 | 第61-63页 |
二、市场操纵犯罪的欺诈性因素与传统欺诈分析框架的局限性 | 第63-64页 |
三、作为责任基础与行为运作机制解释的市场欺诈理论 | 第64-66页 |
四、市场操纵与市场欺诈的关系重构 | 第66-69页 |
第四节 金融商品或(与)市场资本非正当控制 | 第69-80页 |
一、资本要素发现对解释市场操纵犯罪实质的价值 | 第69-71页 |
二、市场操纵犯罪实质内容的客观性拓展 | 第71-73页 |
三、中国资本市场犯罪法律文本与市场操纵犯罪实质的兼容性 | 第73-78页 |
四、金融商品操纵与市场资本操纵的独立运行或者叠加操作 | 第78-80页 |
第二章 市场操纵犯罪的机理与类型 | 第80-120页 |
第一节 市场操纵犯罪的机理 | 第80-89页 |
一、资本市场基本要素非正当控制的运作机制 | 第80-82页 |
二、金融商品操纵与市场资本操纵的行为机理 | 第82-85页 |
三、市场操纵犯罪行为机理内化差异的发现及其实践价值 | 第85-89页 |
第二节 以价量操纵为手段的金融商品非正当控制 | 第89-109页 |
一、虚假交易操纵 | 第89-96页 |
二、实质交易操纵 | 第96-109页 |
第三节 以决策操纵为手段的市场资本非正当控制 | 第109-120页 |
一、虚假信息操纵 | 第110-114页 |
二、利益冲突操纵 | 第114-120页 |
第三章 市场操纵犯罪的监管政策 | 第120-151页 |
第一节 市场操纵犯罪基本监管策略 | 第120-130页 |
一、保留投机空间 | 第121-123页 |
二、效率性管制 | 第123-127页 |
三、信息风险重点防控 | 第127-130页 |
第二节 交易型操纵犯罪法律监管策略 | 第130-142页 |
一、虚假价格信号防控 | 第131-134页 |
二、资本市场流动性保护 | 第134-142页 |
第三节 信息型操纵犯罪法律监管策略 | 第142-151页 |
一、云计算、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信息监管创新 | 第142-145页 |
二、传统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规则优化 | 第145-151页 |
第四章 市场操纵犯罪的规范适用 | 第151-201页 |
第一节 虚假交易操纵犯罪司法认定 | 第151-170页 |
一、洗售操纵犯罪实践判断规则 | 第152-160页 |
二、相对委托操纵犯罪实践判断规则 | 第160-170页 |
第二节 实质交易操纵犯罪司法认定 | 第170-184页 |
一、连续交易操纵犯罪构成要件疑难问题破解 | 第171-176页 |
二、连续交易操纵犯罪实践判断规则 | 第176-184页 |
第三节 利益冲突与虚假信息操纵犯罪司法认定 | 第184-201页 |
一、抢帽子交易操纵犯罪实践判断规则 | 第185-191页 |
二、蛊惑交易操纵犯罪实践判断规则 | 第191-201页 |
第五章 市场操纵犯罪法治实践的优化与前瞻 | 第201-237页 |
第一节 市场操纵犯罪规制原则的发展方向 | 第201-214页 |
一、审慎介入 | 第201-205页 |
二、规范协调 | 第205-209页 |
三、风险控制 | 第209-214页 |
第二节 市场操纵犯罪监管理念与技术的优化构想 | 第214-229页 |
一、合理控制资产泡沫与市场非理性因素 | 第215-219页 |
二、提升法律制定技术 | 第219-225页 |
三、调整司法解释结构 | 第225-229页 |
第三节 市场操纵犯罪监管与金融市场保护制度完善展望 | 第229-237页 |
一、金融衍生品市场反操纵的监管盲区填补 | 第229-230页 |
二、金融商品发行市场的同等保护 | 第230-232页 |
三、高频交易时代的反市场操纵犯罪策略 | 第232-237页 |
结论 | 第237-244页 |
一、市场操纵犯罪跨学科研究:法律与金融分析方法的价值 | 第237-239页 |
二、市场操纵犯罪法律监管制度设计:政策、原则与规则的建议 | 第239-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4-26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263-265页 |
后记 | 第265-2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