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25页 |
(一)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文献梳理 | 第12-14页 |
1. 在民主监督制度创新方面的研究 | 第12-13页 |
2. 从民主监督制度执行存在的问题上进行研究 | 第13页 |
3. 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研究 | 第13-14页 |
(三) 民主监督制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1. 民主监督制度执行的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四) 政策执行模型 | 第21-23页 |
1. 系统模型 | 第21-22页 |
2.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 第22-23页 |
(五)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六)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4-25页 |
1. 研究范式的创新 | 第24页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创新 | 第24-25页 |
一、我国农村民主监督的指导思想与制度演进 | 第25-31页 |
(一) 我国民主监督理论的指导思想 | 第25-29页 |
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民主监督思想的理论 | 第25-27页 |
2. 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民主监督思想的理论 | 第27-28页 |
3. 以上理论对我国农村民主监督的指导意义 | 第28-29页 |
(二) 我国民主监督制度演进 | 第29-31页 |
1.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主监督状况 | 第29页 |
2.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民主监督状况 | 第29页 |
3.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民主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第29-31页 |
二、我国农村民主监督的制度安排和执行体系 | 第31-36页 |
(一) 民主监督制度安排 | 第31-32页 |
(二) 民主监督制度执行体系 | 第32-36页 |
1. 民主监督制度执行的资源 | 第32-33页 |
2. 组织间的沟通与执行活动 | 第33-34页 |
3. 执行机构 | 第34页 |
4. 社会、经济及政治环境 | 第34-36页 |
三、目前农村民主监督制度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实证分析 | 第36-54页 |
(一) 公民对农村民主监督制度执行现状的认知分析 | 第36-51页 |
1. 研究设计 | 第36页 |
2. 样本选择和调查方法 | 第36页 |
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36-37页 |
4. 问卷的统计分析与结论 | 第37-51页 |
(二) 案例分析 | 第51-54页 |
1. 离任干部审计受阻案例回顾 | 第51-52页 |
2. 案例分析 | 第52-54页 |
四、我国农村民主监督制度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4-60页 |
(一) 理想化的政策 | 第54-55页 |
1. 农村民主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 第54-55页 |
2. 制度制定中缺乏与公民的合作 | 第55页 |
(二) 执行机构 | 第55-57页 |
1. 乡镇政府对村民民主监督制度重视度不够 | 第55-56页 |
2. 村委对各种形式监督制度照抄照搬,应对上级检查 | 第56页 |
3. 缺乏以公民参与为主导的监督机构设置,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 | 第56-57页 |
4. 执行人员对监督制度区分软硬,选择性执行 | 第57页 |
(三) 目标群体:个体理性因素 | 第57-59页 |
1. 民主监督制度对于农民没有实际权力效力,只流于制度层面 | 第57-58页 |
2. 缺乏公民参与文化的培养,公民主体性意识薄弱 | 第58页 |
3. 农民参与民主政治与市场化密切程度相关 | 第58-59页 |
(四) 民主监督制度执行中的环境因素 | 第59-60页 |
1. 经济因素 | 第59页 |
2. 舆论、媒体宣传不足 | 第59页 |
3. 监督渠道不畅通 | 第59-60页 |
五、完善农村民主监督制度执行的路径探讨 | 第60-66页 |
(一) 作为善治的治理:深化民主监督制度建设 | 第60-62页 |
1. 完善民主监督制度运行系统 | 第60-61页 |
2. 全面规范民主监督制度 | 第61页 |
3. 建立追究监督机构执行人员责任机制 | 第61-62页 |
(二) 从权威型治理转向参与型治理 | 第62-63页 |
1. 科学、合理配置权力 | 第62页 |
2. 加强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文化培养,提高村民主体意识 | 第62-63页 |
3. 加强农民参与监督的组织化建设,提高参与组织化程度 | 第63页 |
(三) 优化民主治理的外部环境 | 第63-66页 |
1.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为实现民主监督提供物质保障 | 第63-64页 |
2. 改革村委传统治理方式,为民主监督营造公平的政治环境 | 第64页 |
3. 扩大民主监督制度宣传,培养村民参与民主监督政治文化环境 | 第64-66页 |
结束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