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计量的概述 | 第11-12页 |
·汽车检测设备计量检定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检测设备发展状况及相关的计量检定标准 | 第13-15页 |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标定技术现状 | 第15-16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动态标定理论 | 第17-35页 |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概述 | 第17-25页 |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的结构 | 第17-21页 |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的原理 | 第21-22页 |
·车轮在制动试验台上的力学分析 | 第22-25页 |
·静态标定与动态检测之间的差异 | 第25-26页 |
·制动台检测时力值传递建模 | 第26-31页 |
·制动时制动台动力学建模 | 第26-28页 |
·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第28-29页 |
·蜗轮蜗杆力学模型 | 第29-30页 |
·力传感器处受力分析 | 第30-31页 |
·动态标定理论 | 第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动态标定装置结构的研究 | 第35-57页 |
·动态标定装置结构 | 第35-41页 |
·伺服施力机构 | 第36-37页 |
·缓冲减震机构 | 第37-38页 |
·传力梁机构 | 第38-39页 |
·销轴测力机构 | 第39-40页 |
·支撑框架 | 第40-41页 |
·动态标定装置的工作原理 | 第41-43页 |
·动态标定装置零部件的设计与选择 | 第43-47页 |
·滚珠丝杠的选择 | 第44页 |
·伺服电机的选择 | 第44-45页 |
·减速器的选择 | 第45-46页 |
·测力传感器的选择 | 第46-47页 |
·基于液压伺服的动态标定装置的结构 | 第47-53页 |
·液压系统简述 | 第47-50页 |
·液压伺服动态标定装置整体结构 | 第50-53页 |
·液压伺服动态标定装置的工作原理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动态标定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57-67页 |
·动态标定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57页 |
·信号的采集处理 | 第57-62页 |
·信号采集中的I/O卡的选择 | 第57-58页 |
·信号采集中的A/D卡选择 | 第58-61页 |
·信号调理模块的选择 | 第61-62页 |
·接近开关 | 第62-64页 |
·接近开关的分类 | 第62-63页 |
·接近开关的选择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5章 对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计量性能的探讨 | 第67-77页 |
·机动车制动性能检验要求与检测标准 | 第67-68页 |
·行车制动性能检验 | 第67-68页 |
·驻车制动性能检验 | 第68页 |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的计量性能要求与标准 | 第68-71页 |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的计量性能要求 | 第68-69页 |
·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的计量性能检定方法 | 第69-71页 |
·对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计量性能要求的探讨 | 第71-75页 |
·最大值损失量 | 第72-73页 |
·过程差 | 第73页 |
·快踩响应时间 | 第73-74页 |
·重复性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6章 精度与误差分析及标定试验 | 第77-91页 |
·标定装置的精度仿真分析 | 第77-79页 |
·标定装置有限元建模 | 第77-78页 |
·边界条件 | 第78-79页 |
·有限元结果分析 | 第79页 |
·标定装置的误差分析 | 第79-80页 |
·标定试验 | 第80-89页 |
·静态标定 | 第80-84页 |
·动态标定 | 第84-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7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91-93页 |
·论文总结 | 第91-92页 |
·论文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