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工程背景 | 第9-12页 |
·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第12-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带新型护轨的小半径曲线无缝线路稳定性计算方法研究 | 第16-21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计算公式的修正 | 第16-19页 |
·修正前后公式与改进统一公式的对比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有无护轨情况下无缝线路稳定性的比较 | 第21-47页 |
·国有铁路无缝线路在有无护轨情况下稳定性的比较 | 第21-26页 |
·国有铁路无缝线路无护轨时的稳定性计算 | 第21-23页 |
·国有铁路无缝线路带护轨时的稳定性计算 | 第23-24页 |
·有无护轨情况下国有铁路无缝线路稳定性的比较 | 第24-26页 |
·城市轨道无缝线路在有无护轨情况下稳定性的比较 | 第26-31页 |
·城市轨道无缝线路无护轨时的稳定性计算 | 第27-28页 |
·城市轨道无缝线路带护轨时的稳定性计算 | 第28-29页 |
·有无护轨情况下城市轨道无缝线路稳定性的比较 | 第29-31页 |
·地方铁路无缝线路在有无护轨情况下稳定性的比较 | 第31-36页 |
·地方铁路无缝线路无护轨时的稳定性计算 | 第31-33页 |
·地方铁路无缝线路带护轨时的稳定性计算 | 第33-34页 |
·有无护轨情况下地方铁路无缝线路稳定性的比较 | 第34-36页 |
·专用铁路无缝线路在有无护轨情况下稳定性的比较 | 第36-46页 |
·厂矿铁路无缝线路在有无护轨情况下稳定性的比较 | 第36-41页 |
·其他专用铁路无缝线路在有无护轨情况下稳定性的比较 | 第41-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带新型护轨小半径曲线无缝线路稳定性影响参数分析 | 第47-66页 |
·护轨类型对小半径曲线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 | 第47-49页 |
·曲线半径对带新型护轨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 | 第49-59页 |
·曲线半径的影响 | 第49-51页 |
·在曲线轨道上铺设无缝线路最小半径标准探讨 | 第51-59页 |
·道床横向阻力对带新型护轨小半径曲线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 | 第59-61页 |
·计算结果 | 第59-60页 |
·对比分析 | 第60-61页 |
·轨道初始弯曲对带新型护轨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 | 第61-65页 |
·不同轨道初始弯曲时带新型护轨无缝线路稳定性的计算分析 | 第61-63页 |
·相同初始弯曲条件下弹性初始弯曲所占比例不同时稳定性的计算分析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提高无缝线路稳定性措施探讨 | 第66-79页 |
·提高轨道框架刚度的措施 | 第66-71页 |
·提高钢轨侧向刚度 | 第66-68页 |
·安装新型护轨 | 第68-69页 |
·综合多措施提高轨道框架刚度 | 第69-71页 |
·提高道床横向阻力 | 第71-78页 |
·适当增大道床肩宽 | 第71-75页 |
·堆高道床肩部道碴 | 第75-77页 |
·维修作业的影响 | 第77-78页 |
·其他加强措施 | 第78-7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79-80页 |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