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自然统计特性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作者简介第1-8页
摘要第8-12页
ABSTRACT第12-22页
第一章 绪论第22-34页
 §1.1 图像质量评价的研究意义第22-23页
 §1.2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综述第23-28页
     ·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第23-24页
     ·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方法综述第24-28页
 §1.3 图像质量评价在遥感领域中的研究第28-29页
 §1.4 基于自然统计特性的图像质量评价研究现状第29-32页
     ·基于自然统计特性的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研究现状第30页
     ·基于自然统计特性的减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研究现状第30-31页
     ·基于自然统计特性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研究现状第31-32页
 §1.5 论文的结构与主要工作第32-34页
第二章 图像质量评价基础第34-53页
 §2.1 图像变换第34-40页
     ·小波变换第34-36页
     ·离散余弦变换第36-38页
     ·轮廓波变换第38-40页
 §2.2 人类视觉系统第40-45页
     ·视觉生理学第41-43页
     ·视觉心理物理学第43-45页
 §2.3 自然场景的统计模型第45-50页
     ·广义Gaussian模型的定义与特性第45-47页
     ·Gaussian尺度混合模型第47-48页
     ·小波变换的自然场景统计模型第48-50页
 §2.4 图像质量评价指标有效性的验证方法介绍第50-53页
     ·图像数据库第50-52页
     ·验证流程第52-53页
第三章 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第53-73页
 §3.1 信噪比第53-54页
 §3.2 结构相似度第54-57页
 §3.3 视觉保真度第57-59页
 §3.4 变换域下结构相似度第59-62页
     ·小波域结构相似度第59-60页
     ·轮廓波域结构相似度第60-61页
     ·基于视觉特性的结构相似度第61-62页
 §3.5 基于视觉误差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第62-66页
     ·视觉误差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构造流程第62-64页
     ·实验与分析第64-66页
 §3.6 基于相位一致性的图像质量评价第66-71页
     ·图像的相位一致性第66-68页
     ·基于相位一致性的图像质量指标第68-70页
     ·实验与分析第70-71页
 §3.7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四章 基于自然图像统计特性的减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第73-103页
 §4.1 基于小波自然统计特性的减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第73-76页
 §4.2 基于矩方法的减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第76-85页
     ·自然图像关于一阶矩和二阶矩的统计特性第76-80页
     ·矩差法的减参考图像质量指标构造第80页
     ·实验与分析第80-85页
 §4.3 基于重组策略的离散余弦变换的减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第85-91页
     ·DCT系数重组策略第85-86页
     ·经重组策略DCT系数分布的广义Gaussian拟合第86-88页
     ·基于经重组策略的DCT变换的减参考质量指标第88-89页
     ·实验与分析第89-91页
 §4.4 基于DNT变换的减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第91-97页
     ·DNT变换第91-92页
     ·基于DNT变换的自然图像统计特性第92-95页
     ·基于DNT变换自然统计特性的减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95页
     ·实验与分析第95-97页
 §4.5 基于自然图像Roberts差分统计模型的减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第97-102页
     ·自然图像Roberts差分统计模型第97-100页
     ·基于Roberts差分统计特性的图像质量评价第100页
     ·实验与分析第100-102页
 §4.6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五章 基于自然统计特性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第103-113页
 §5.1 基于时域上自然统计特性的无参图像质量评价第103-108页
     ·时域上的自然统计特性第104-108页
     ·质量评价第108页
 §5.2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完全无参图像质量评价第108-110页
 §5.3 实验与分析第110-111页
 §5.4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六章 遥感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第113-130页
 §6.1 遥感图像退化第113-117页
     ·遥感图像退化的原因第113-114页
     ·遥感图像退化因素的数学表达第114-115页
     ·模糊退化模型第115-116页
     ·噪声模型第116-117页
 §6.2 可见光、近红外遥感图像客观质量评价指标第117-122页
     ·辐射精度的指标第117-118页
     ·信息丰富程度的指标第118-119页
     ·基于构象质量的指标第119页
     ·基于纹理特性的指标第119-120页
     ·基于清晰程度的指标第120-122页
 §6.3 遥感图像质量指标检验第122-129页
     ·遥感图像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第122页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退化遥感图像的质量仿真评价第122-129页
 §6.4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第七章 总结和讨论第130-133页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第130-131页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31页
 §7.3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中小学公民学课程标准研究
下一篇:资源类大宗商品战略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