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9页
   ·研究动机与目的第13-17页
     ·研究动机第13-17页
     ·研究目的第17页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第17-21页
     ·研究对象第17-20页
     ·研究意义第20-21页
   ·文献综述第21-35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21-29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29-35页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第35-36页
     ·研究的重点难点第35页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35-36页
   ·研究方法第36-39页
第二章 湘西地区土家族的语言态度第39-77页
   ·土家族概况第39-45页
     ·土家族的人口与地域分布第39-41页
     ·土家族的族源与土家族的形成第41-45页
   ·土家语概况第45-54页
     ·典籍文献中的土家语第46-48页
     ·土家语的特点第48-54页
   ·湘西地区土家族的语言态度第54-65页
     ·湘西地区土家族受访者的基本资料第54页
     ·调查数据与分析第54-64页
     ·小结第64-65页
   ·湘西地区土家族的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第65-77页
     ·语言与认同第65-66页
     ·湘西地区土家族语言能力调查分析第66-71页
     ·湘西地区土家族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第71-74页
     ·小结第74-77页
第三章 湘西地区苗族的语言态度第77-115页
   ·苗族概况第77-83页
     ·苗族的人口与地域分布第77-80页
     ·苗族的族源与苗族的历史形成第80-83页
   ·苗语概况第83-92页
     ·苗语概述第83-86页
     ·苗语湘西方言的特点第86-92页
   ·湘西地区苗族的语言态度第92-105页
     ·苗族受访者的基本资料第92-93页
     ·调查数据与分析第93-104页
     ·小结第104-105页
   ·湘西地区苗族的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第105-115页
     ·湘西地区苗族的语言能力调查分析第105-107页
     ·湘西地区苗族的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第107-110页
     ·湘西地区苗族语言使用、语言能力与语言认知、语言情感的相关分析第110-111页
     ·湘西地区苗族的语言认同与苗语保护第111-115页
第四章 湘西地区白族的语言态度第115-145页
   ·白族概况第115-116页
     ·白族的人口与地域分布第115页
     ·白族的族源与白族的形成第115-116页
   ·桑植白族语言的归属第116-119页
   ·桑植白族的语言态度第119-134页
     ·桑植芙蓉桥白族受访者的基本资料第119页
     ·调查数据与分析第119-133页
     ·小结第133-134页
   ·桑植白族的语言认同与族群认同第134-145页
     ·桑植芙蓉桥白族的语言使用第134-135页
     ·桑植芙蓉桥白族的语言能力第135-136页
     ·桑植芙蓉桥白族的族群认同第136-139页
     ·桑植芙蓉桥白族的语言认同与族群认同的相关分析第139-143页
     ·小结第143-145页
第五章 湘西地区侗族的语言态度第145-173页
   ·侗族概况第145-148页
     ·侗族的人口与地域分布第145页
     ·侗族的族源与侗族的形成第145-148页
   ·侗语概况第148-150页
     ·侗语概述第148页
     ·湖南侗语特点第148-150页
   ·湘西地区侗族的语言态度第150-163页
     ·侗族受访者的基本资料第150-151页
     ·调查数据与分析第151-162页
     ·小结第162-163页
   ·湘西地区侗族的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第163-173页
     ·湘西地区侗族语言能力调查分析第163-167页
     ·湘西地区侗族的语言使用与语言认同第167-171页
     ·小结第171-173页
第六章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差异第173-201页
   ·语言态度的比较研究第173-175页
   ·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语言态度的差异第175-187页
     ·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语言态度的差异第175-187页
     ·小结第187页
   ·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语言态度差异形成的原因与机制探析第187-201页
     ·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语言态度差异的民族心理动因第187-190页
     ·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语言态度差异的经济动因第190-196页
     ·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语言态度差异的语言文化动因第196-201页
结语第201-219页
   ·发现与结论第201-207页
     ·苗族、侗族的母语态度偏积极正面,土家族母语态度偏消极负面,白族民家话与汉语普通话的态度偏积极正面第201-202页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母语态度中的母语亲和力评价显著高于母语实用性评价第202页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态度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第202-204页
     ·语言态度三要素之间及其与整体态度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第204页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对普通话具有高度认同,双语、双言能力较强,语言能力差异主要产生于性别与年龄层第204-205页
     ·汉语方言已成为湘西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主要交际用语,普通话在外部语域一些特定场合时有较高的使用率第205页
     ·对语言态度与语言行为、语言认同关系的再认识第205-207页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构想第207-219页
     ·明确保护价值,提高族群成员的参与意识第207-209页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构想第209-219页
参考文献第219-231页
附录第231-239页
致谢第239-24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241页

论文共2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有不稳定子系统的切换系统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视觉长时记忆对视觉短时记忆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