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创新点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超高速继电保护研究动态 | 第15-23页 |
·基于暂态电气量的超高速继电保护分类 | 第16-17页 |
·基于暂态电气量的超高速继电保护元件发展动态 | 第17-20页 |
·基于暂态电气量超高速继电保护的辅助元件发展动态 | 第20-2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超高压输电线路波过程研究 | 第24-71页 |
·均匀传输线的波过程 | 第24-32页 |
·均匀传输线的偏微分方程 | 第24-26页 |
·均匀传输线波动方程在给定边界条件下的时域解 | 第26-31页 |
·波动方程时域解的达朗贝尔表达式及方向行波 | 第31-32页 |
·三相输电线路的波过程 | 第32-51页 |
·三相输电线路的波动方程 | 第32-35页 |
·相模变换原理 | 第35-37页 |
·相模变换矩阵[S]的一般形式 | 第37-38页 |
·凯伦贝尔(Karenbauer)变换 | 第38-42页 |
·克拉克(Clarke)变换 | 第42-44页 |
·一种新型相模变换 | 第44-51页 |
·三相输电线路波过程的仿真分析 | 第51-69页 |
·仿真模型 | 第51-53页 |
·模电压和模电流分析 | 第53-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3章 基于形态滤波的行波信号噪声处理方法 | 第71-101页 |
·形态学基本变换 | 第71-81页 |
·引言 | 第71页 |
·数学形态学基本原理 | 第71-81页 |
·形态学滤波器 | 第81-86页 |
·引言 | 第81页 |
·形态组合滤波器 | 第81-85页 |
·形态多分辨滤波器 | 第85-86页 |
·形态学梯度运算 | 第86-88页 |
·形态梯度运算的基本形式 | 第86-87页 |
·抗噪型形态梯度运算 | 第87页 |
·多分辨形态梯度运算 | 第87-88页 |
·形态学梯度的改进 | 第88-89页 |
·形态梯度改进思想 | 第88页 |
·改进的形态梯度算法 | 第88-89页 |
·仿真算例 | 第89-99页 |
·仿真模型 | 第89页 |
·腐蚀运算和膨胀运算的计算程序 | 第89-93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93-99页 |
·关于形态梯度算法的说明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4章 输电线路的行波差动保护算法研究 | 第101-126页 |
·输电线路行波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 | 第101-106页 |
·外部短路故障时行波差动保护的动作原理 | 第102-104页 |
·内部短路故障时行波差动保护的动作原理 | 第104-106页 |
·高速行波差动保护新方法 | 第106-111页 |
·高速行波差动保护算法 | 第106-110页 |
·形态学滤波器选择 | 第110页 |
·保护算法过程 | 第110-111页 |
·仿真计算 | 第111-124页 |
·仿真模型 | 第111页 |
·内部短路故障仿真 | 第111-119页 |
·外部短路故障仿真 | 第119-122页 |
·平行双回线一回故障另一回线路行波差动保护动作行为 | 第122-123页 |
·仿真结论 | 第123-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第5章 带并联电抗器线路的行波差动保护研究 | 第126-142页 |
·并联电抗器对输电线路行波差动保护的影响分析 | 第126-130页 |
·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行波差动保护新算法的仿真 | 第130-140页 |
·仿真建模 | 第130-132页 |
·仿真计算 | 第132-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14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2-145页 |
·全文总结 | 第142-144页 |
·工作展望 | 第14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156-157页 |
致谢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