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家校合作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2 家校合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 第14-19页 |
·家校合作体现马克思人文思想 | 第14页 |
·家校合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创新的需要 | 第14-15页 |
·家校合作可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 第15-16页 |
·当今社会现实对家校合作提出新的要求 | 第16-19页 |
·教育制度改革的需求 | 第16-17页 |
·就业制度改革的需求 | 第17页 |
·大学生社会化的需求 | 第17-19页 |
3 家校合作可行性的探索 | 第19-25页 |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 | 第19-21页 |
·学校教育的特点与作用 | 第19-20页 |
·家庭教育特点与应用 | 第20-21页 |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合作的可行性 | 第21-25页 |
·国外家校合作经验的可借鉴性 | 第21页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系统性 | 第21-22页 |
·家庭与学校人才培养目的具有一致性 | 第22-23页 |
·家校教育作用具有互补性 | 第23页 |
·家校教育合作具有现实性 | 第23-25页 |
4 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分析 | 第25-33页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家校合作教育的问题 | 第25-28页 |
·教育定位与角色承担存在分歧 | 第25-26页 |
·两种教育各自为政出现教育真空 | 第26-27页 |
·两种教育缺乏有效的沟通和配合 | 第27-28页 |
·原因分析 | 第28-33页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被普遍接受和重视 | 第28-30页 |
·缺乏有效的沟通配合机制和平台 | 第30页 |
·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的制约 | 第30-31页 |
·学生、家长、学校三者认知角度的差别 | 第31-32页 |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目标的不一致性 | 第32-33页 |
5 增进家校合作的途径和方式 | 第33-37页 |
·提高家校合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 第33页 |
·引进网络等多手段构建家校交流的平台 | 第33-35页 |
·将家庭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划中 | 第35页 |
·由学校教育引导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 第35-36页 |
·以学生为桥梁促进家长观念的转变 | 第36-37页 |
6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