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研究 | 第10页 |
·关于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 第10-12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及资源建设概述 | 第14-23页 |
·网络技术概述 | 第14-16页 |
·网络技术的产生 | 第14-15页 |
·网络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网络技术带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和机遇 | 第16-19页 |
·网络技术带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 | 第16-17页 |
·网络技术带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遇 | 第17-19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内容和主要模式 | 第19-20页 |
·建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题的系统网站 | 第19页 |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网络相结合 | 第19-20页 |
·师学生共建网络虚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 | 第20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的界定及类型 | 第20-23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的界定 | 第20-21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的类型 | 第21-23页 |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资源建设的基础理论及其必要性 | 第23-29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资源建设的基础理论 | 第23-26页 |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观 | 第23-24页 |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网络传播理论 | 第24-25页 |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 第25-26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 第26-29页 |
·有利于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 | 第26-27页 |
·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内容 | 第27页 |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 第27-28页 |
·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效果 | 第28-29页 |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29-35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29-30页 |
·部分高校基本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资源平台 | 第29页 |
·高校思政理课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支持 | 第29-30页 |
·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资源材料查询及教学提供方便 | 第30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共享面小 | 第30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育资源匮乏 | 第30-31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利用不理想 | 第31-32页 |
·缺乏互动交流方式和学习效果评价 | 第32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网络教学资源缺乏整合 | 第32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网络教学鲜有专人负责 | 第32-33页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33-35页 |
·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 第33页 |
·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专业队伍缺乏 | 第33-34页 |
·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缺乏科学的设计 | 第34页 |
·过于依赖感官材料弱化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领悟能力 | 第34页 |
·过于重视教学流程弱化了互动性和评价性功能 | 第34-35页 |
5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 第35-43页 |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35-37页 |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第35-36页 |
·主动性与引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36页 |
·科学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36-37页 |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资源 | 第37页 |
·充分利用 CAL 计算机辅助教学 | 第37页 |
·充分利用 CAL 计算机辅助学习 | 第37页 |
·通过多渠道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 | 第37-38页 |
·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模块 | 第37-38页 |
·建立师生互动交流模块 | 第38页 |
·建设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 第38-39页 |
·建立高质量覆盖广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 | 第39页 |
·将高校思政课建设成精品开放课程 | 第39页 |
·形成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教育理念 | 第39-41页 |
·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理念 | 第39-40页 |
·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品牌理念 | 第40-41页 |
·提高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接受和认可度 | 第41页 |
·促进教师由主导性地位向引导性转变 | 第41页 |
·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教学方案 | 第41页 |
·坚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动态性 | 第41-43页 |
·根据大学生心理及时更新网站信息 | 第42页 |
·应加强网络资源队伍建设 | 第42-43页 |
6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