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6页 |
| ·对虾养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第10-11页 |
| ·虾池浮游微藻藻相结构和变化特点 | 第11-12页 |
| ·虾池藻相对对虾的影响 | 第12-15页 |
| ·虾池微藻群落组成对对虾的影响 | 第12-14页 |
| ·有害蓝藻对对虾的影响 | 第14-15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三种虾池优势微藻与环境游离 WSSV 的关系 | 第16-29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 ·实验方法 | 第17页 |
| ·样品 WSSV 的检测 | 第17-20页 |
| ·数据分析 | 第2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7页 |
| ·微藻细胞密度变化 | 第20-21页 |
| ·铜绿微囊藻实验组 WSSV 量的变化 | 第21-22页 |
| ·绿色颤藻实验组 WSSV 量变化 | 第22-23页 |
| ·蛋白核小球藻实验组 WSSV 量变化 | 第23-24页 |
| ·各组实验水体总 WSSV 量变化 | 第24-25页 |
| ·巢式 PCR 结果 | 第25-27页 |
| ·讨论 | 第27-28页 |
| ·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三种虾池优势微藻对对虾的影响 | 第29-42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页 |
| ·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30-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8页 |
| ·微藻对对虾的影响 | 第31-35页 |
| ·各组微藻细胞密度变化 | 第35-37页 |
| ·实验水体 pH、温度和溶解氧的变化 | 第37-38页 |
| ·讨论 | 第38-41页 |
| ·微藻种类及数量对对虾的影响 | 第38-40页 |
| ·微藻死藻对对虾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两种虾池优势蓝藻对 WSSV 感染对虾的影响 | 第42-58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 ·实验材料 | 第42-4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 ·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44页 |
| ·数据分析 | 第4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4-54页 |
| ·绿色颤藻对 WSSV 感染对虾影响实验结果 | 第44-50页 |
| ·铜绿微囊藻对 WSSV 感染对虾影响实验结果 | 第50-54页 |
| ·讨论 | 第54-56页 |
| ·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五章 总结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会议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导师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