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1 药物代谢动力学概况 | 第10-12页 |
·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原理及其发展历史 | 第10-11页 |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2 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 | 第12-14页 |
·常用抗菌药物的种类 | 第13页 |
·水产用药存在的问题及防控措施 | 第13-14页 |
3 三种磺胺类药物在水产上的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磺胺对甲氧嘧啶在水产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15页 |
·磺胺嘧啶在水产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15页 |
·磺胺二甲嘧啶在水产动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4 细胞色素 P450 概述 | 第16-18页 |
·细胞色素 P450 的起源及发展 | 第16页 |
·细胞色素 P450 的命名、结构和分布 | 第16-17页 |
·细胞色素 P450 的命名 | 第16-17页 |
·细胞色素 P450 的结构 | 第17页 |
·细胞色素 P450 的分布 | 第17页 |
·细胞色素 P450 与药物的相互关系 | 第17-18页 |
·细胞色素 P450 对药物代谢的催化作用 | 第17页 |
·药物对细胞色素 P450 的诱导 | 第17页 |
·药物对细胞色素 P450 的抑制 | 第17-18页 |
5 虾类细胞色素 P450 及 CYP 2C 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三种磺胺类药物在中国对虾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19-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试验动物 | 第19页 |
·试验药品及试剂 | 第19页 |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19-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给药方法及采样 | 第20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20页 |
·色谱条件 | 第20页 |
·线性范围 | 第20页 |
·回收率、精密度和最低检测限 | 第20-21页 |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6页 |
·线性范围 | 第21-23页 |
·回收率、精密度和最低检测限 | 第23页 |
·中国对虾体内磺胺类药物的浓度变化 | 第23-25页 |
·三种磺胺类药物在中国对虾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 第25-26页 |
3 讨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磺胺类药物在中国对虾 3 种组织中的代谢情况研究 | 第28-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试验动物 | 第28页 |
·试验药品及试剂 | 第28页 |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30页 |
·给药方法及采样 | 第28-29页 |
·样品预处理 | 第29页 |
·色谱条件 | 第29页 |
·线性范围 | 第29页 |
·回收率、精密度和最低检测限 | 第29-30页 |
2 结果 | 第30-35页 |
·回收率及精密度测定结果 | 第30-31页 |
·3 种磺胺类药物在中国对虾肝胰腺、肌肉及鳃中的药—时曲线 | 第31-33页 |
·磺胺类药物在中国对虾各组织的参数 | 第33-35页 |
3 讨论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磺胺类药物对中国对虾(F.chinensis)细胞色素 P4502C mRNA 表达的影响 | 第37-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实验动物 | 第37页 |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37页 |
·总 RNA 的提取和 cDNA 的合成 | 第37-38页 |
·克隆中国对虾 CYP 2C 基因 cDNA 片段 | 第38页 |
·cDNA5′和 3′末端的扩增 | 第38页 |
·CYP 2C 基因 mRNA Real-Time PCR 定量检测 | 第38-39页 |
2 结果 | 第39-43页 |
·CYP 2C 基因在中国对虾各组织中的本体表达 | 第39页 |
·不同剂量及作用时间的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对甲氧嘧啶对 CYP 2C基因在肝脏中表达变化量的影响 | 第39-43页 |
3 讨论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6页 |
硕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以及课题资助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