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视野下的初中生生命教育探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生命教育概述 | 第14-34页 |
·生命与教育 | 第14-15页 |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15-19页 |
·生命 | 第15-16页 |
·生命教育 | 第16-17页 |
·心理健康 | 第17-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心理健康对生命教育的影响 | 第25-26页 |
·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 第26-34页 |
·生命教育是当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 第26-28页 |
·生命教育是教育本质的重要体现 | 第28-29页 |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诉求 | 第29页 |
·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内在需要 | 第29-31页 |
·生命教育是初中生身心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31-34页 |
第三章 初中生生命教育的调查与结果分析 | 第34-46页 |
·研究对象 | 第34页 |
·研究工具 | 第34-35页 |
·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35页 |
·研究结果 | 第35-46页 |
·教师生命意义感的分析 | 第35-37页 |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分析 | 第37-40页 |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 第40-44页 |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初中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46-56页 |
·教师生命意识的缺乏 | 第46-48页 |
·教师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认识不清 | 第46-47页 |
·教师缺乏对学生生命的尊重 | 第47页 |
·教师对自身生命质量的忽视 | 第47-48页 |
·教师缺乏对生命教育内容的正确认识 | 第48页 |
·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被扼杀 | 第48-49页 |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 第49-52页 |
·学习问题 | 第49-50页 |
·人际交往问题 | 第50-51页 |
·青春期的困惑 | 第51-52页 |
·优等生特殊的心理问题 | 第52页 |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淡薄 | 第52-54页 |
·学校生命教育中存在偏差 | 第54-56页 |
·对生命意义的矫枉过正 | 第54-55页 |
·对死亡教育的忽视 | 第55页 |
·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初中生命教育的对策 | 第56-70页 |
·提升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 | 第56-61页 |
·强化教师的生命意识 | 第56-58页 |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58-60页 |
·打破僵化的班级形式 | 第60-61页 |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 第61-64页 |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 第61-62页 |
·开展专业的心理咨询 | 第62-63页 |
·关注离异家庭的学生 | 第63页 |
·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 | 第63-64页 |
·构建关爱生命的家庭环境 | 第64-68页 |
·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生命意识 | 第64-65页 |
·加强亲子间的交流和互动 | 第65-67页 |
·营造呵护生命的家庭生命教育环境 | 第67-68页 |
·初中生自我心理调适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6-77页 |
附录 B 初中教师生命意义感量表 | 第77-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