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在矿产品重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0-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3页
   ·综述性文献第14-15页
   ·标准化现状第15-16页
   ·单元素分析第16-20页
     ·砷含量测定第16-17页
     ·锑含量测定第17页
     ·铋含量测定第17-18页
     ·汞含量测定第18页
     ·硒含量测定第18页
     ·碲含量测定第18-19页
     ·铅含量测定第19页
     ·锡含量测定第19页
     ·其他元素的测定第19-20页
   ·多元素分析第20-22页
     ·多元素连续分析第20-21页
     ·多元素同时分析第21-22页
   ·形态分析第22-24页
     ·砷形态分析第22-23页
     ·锑形态分析第23页
     ·汞形态分析第23页
     ·硒形态分析第23-24页
   ·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介绍第24-31页
     ·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基本原理第25-26页
     ·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特点第26-27页
     ·氢化物发生方法第27-30页
     ·硼氢化钾(钠)—酸还原体系第30-3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31-32页
   ·课题意义及创新第32-33页
     ·课题意义第32页
     ·创新性第32-33页
第二章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氟石中锑的方法研究第33-56页
   ·实验部分第33-39页
     ·仪器及工作条件第33-35页
     ·实验原理第35页
     ·标准溶液和主要试剂第35-36页
     ·样品前处理实验方法第36-37页
       ·HG-AFS测量前处理方法第36-37页
       ·ICP-MS测量前处理方法第37页
     ·共存离子的干扰实验方法第37-38页
       ·氟离子的干扰第37页
       ·钙离子的干扰第37页
       ·铁离子的干扰第37-38页
       ·锰离子的干扰第38页
     ·样品测定第38页
     ·方法评价第38-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55页
     ·原子荧光光谱仪仪器条件的确定第39-43页
       ·荧光强度与负高压的关系第39-40页
       ·荧光强度与灯电流的关系第40-41页
       ·荧光强度与载气流量的关系第41页
       ·荧光强度与屏蔽气流量的关系第41-42页
       ·荧光强度与原子化器高度的关系第42-43页
     ·样品处理条件的确定第43-49页
       ·溶解样品方法的影响第43-44页
       ·介质酸度的影响第44-46页
       ·预还原剂的选择及用量的影响第46-48页
       ·KBH_4浓度的影响第48-49页
     ·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第49-53页
       ·氟对锑测定的干扰第49-51页
       ·其他共存元素对锑测定的干扰第51-53页
     ·检测方法评价第53-55页
       ·线性同归方程第53页
       ·方法的检出限、测定下限第53-54页
       ·方法的精密度第54-55页
       ·方法的准确度第55页
   ·结语第55-56页
第三章 高氟体系中锑的原子荧光光谱形态分析研究第56-75页
   ·实验部分第56-59页
     ·仪器及工作条件第56-57页
     ·标准溶液和主要试剂第57-58页
     ·掩蔽抗干扰剂选择的实验方法第58页
     ·样品前处理的实验方法第58页
     ·样品测定第58-59页
     ·方法评价第59页
   ·结果与讨论第59-74页
     ·酸度及氟离子对锑荧光强度的影响第59-61页
     ·掩蔽抗干扰剂的选择第61-68页
     ·络合剂浓度对锑荧光强度的影响第68-69页
     ·氟石样品中Sb(Ⅲ)提取实验条件的确定第69-72页
       ·提取剂盐酸浓度的选择第69-70页
       ·提取时间的选择第70-71页
       ·提取温度的选择第71-72页
     ·检测方法评价第72-74页
       ·线性回归方程第72-73页
       ·方法的检出限、测定下限第73-74页
       ·方法的准确度第74页
   ·结语第74-75页
第四章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磷矿石中锑的方法研究第75-90页
   ·实验部分第75-79页
     ·仪器及工作条件第75-76页
     ·标准溶液和主要试剂第76-77页
     ·样品前处理实验方法第77-78页
       ·HG-AFS法测量样品的前处理方法第77-78页
       ·ICP-MS法测量样品的前处理方法第78页
     ·共存离子的干扰实验方法第78-79页
       ·PO_4~(3-)的干扰第78页
       ·Ca~(2+)的干扰第78页
       ·Mg~(2+),Fe~(3+),Al~(3+),Ti(Ⅳ),K~+,Na~+等的干扰第78-79页
     ·样品测定第79页
     ·检测方法的评价第79页
   ·结果与讨论第79-89页
     ·样品前处理实验条件的确定第79-86页
       ·溶样酸介质初选第79-80页
       ·溶样酸及赶酸方式的确定第80-81页
       ·溶样温度及时间的影响第81-83页
       ·介质酸度的影响第83-84页
       ·KBH_4浓度的影响第84-85页
       ·预还原剂的用量及反应时间的影响第85-86页
     ·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第86-87页
     ·检测方法评价第87-89页
       ·线性回归方程第87-88页
       ·方法的检出限、测定下限第88页
       ·方法的精密度第88-89页
       ·方法的准确度第89页
   ·结语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10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公司供应链风险管理
下一篇:印迹型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