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气动减压阀能耗损失的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气动技术概况 | 第9-10页 | 
|      ·气动技术的应用和特点 | 第9页 | 
|      ·气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    ·高压气动技术概述 | 第10-14页 | 
|      ·高压气动系统应用概述 | 第10页 | 
|      ·高压气动减压阀发展概述 | 第10-14页 | 
|    ·气动汽车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课题的提出及目标 | 第15页 |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第2章 高压气体的性质 | 第17-24页 | 
|    ·气体的状态方程 | 第17-18页 | 
|    ·气体基本特性 | 第18-20页 | 
|      ·气体的压缩性 | 第18页 | 
|      ·气体的粘性 | 第18-19页 | 
|      ·气体的比热容 | 第19-20页 | 
|    ·系统的能量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      ·功量、热量和质量 | 第20页 | 
|      ·能量的分析法 | 第20-21页 | 
|    ·焦耳—汤姆逊效应 | 第21-23页 | 
|      ·绝热节流的温度效应 | 第21-23页 | 
|      ·焦汤系数的一般关系式 | 第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理想气体的节流减压损失 | 第24-30页 | 
|    ·可用能的定义 | 第24页 | 
|    ·节流减压的理论模型 | 第24-25页 | 
|    ·理想气体绝热节流的可用能损失 | 第25-26页 | 
|    ·理想气体的可用能损失仿真 | 第26-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4章 真实气体的节流减压损失 | 第30-42页 | 
|    ·减压过程温度研究 | 第30-33页 | 
|      ·绝热节流过程的基本性质 | 第30页 | 
|      ·真实气体的绝热节流模型 | 第30-31页 | 
|      ·出口温度曲线 | 第31-33页 | 
|    ·真实气体的可用能损失 | 第33-35页 | 
|    ·减压过程的能耗损失 | 第35-41页 | 
|      ·高压真实气体减压过程的可用能损失 | 第36-39页 | 
|      ·减压过程的效率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5章 减压方式的改进 | 第42-50页 | 
|    ·容积减压 | 第42-45页 | 
|      ·容积减压的定义 | 第42页 | 
|      ·容积减压过程的理论模型 | 第42-43页 | 
|      ·容积减压的可用能计算 | 第43-45页 | 
|      ·两种减压方式的可用能损失比较 | 第45页 | 
|    ·分级减压原理及其能量特性分析 | 第45-49页 | 
|      ·定容充分吸热补偿分级减压能量特性 | 第46-48页 | 
|      ·定压充分吸热补偿分级减压能量特性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  1 总结 | 第50-51页 | 
|  2 展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