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体数据绘制 | 第12-17页 |
·传递函数 | 第17-20页 |
·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第22-28页 |
·直接体绘制技术 | 第22-26页 |
·主要直接体绘制算法 | 第22-23页 |
·光线投射法原理 | 第23-25页 |
·基于硬件加速的光线投射法 | 第25-26页 |
·传递函数设计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使用简单传递函数的自适应光线投射算法 | 第28-37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算法总体流程 | 第29-30页 |
·实现细节 | 第30-33页 |
·提取特征段 | 第30-31页 |
·计算特征段不透明度 | 第31-32页 |
·计算采样点不透明度 | 第32-33页 |
·实验结果 | 第33-36页 |
·不同方法绘制结果对比分析 | 第34-36页 |
·算法时间性能分析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结合 GMM 和 Graph-Cuts 的直观传递函数设计方法 | 第37-49页 |
·引言 | 第37-38页 |
·算法总体流程 | 第38-39页 |
·体数据聚类 | 第39-41页 |
·前景数据与背景数据的高斯混合模型 | 第39-40页 |
·构建体数据层次模型 | 第40-41页 |
·体数据分类 | 第41-47页 |
·Graph-Cuts | 第41-42页 |
·Graph Cuts 算法过程 | 第42-44页 |
·Graph Cuts 与 GMM 结合的体数据分类 | 第44-47页 |
·实验结果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总结 | 第49-50页 |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
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57页 |
硕士期间申请的软件著作权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