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恩格斯的住宅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论第9-14页
 一、选题的缘由、意义及目的第9-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一章 恩格斯住宅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第14-20页
 一、工业革命为恩格斯住宅思想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第14-15页
 二、欧洲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是恩格斯住宅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第15-18页
  (一) 无产阶级运动出现了新情况第15页
  (二) 德国社会出现了新变化第15-16页
  (三) 德国资产阶级出现了新调整第16-18页
 三、马克思的相关理论为恩格斯住宅思想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第18-20页
第二章 恩格斯住宅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0-28页
 一、资本主义制度是住宅问题产生的最根本原因第20-21页
  (一) 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第20-21页
  (二) 资本主义私有制第21页
 二、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剖析住宅所有权和住宅租赁第21-24页
  (一) 住宅所有权第21-22页
  (二) 住宅租赁第22-24页
 三、住宅问题的解决第24-28页
  (一) 工业革命为住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物质条件第24-25页
  (二) 资本主义条件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住宅问题第25-27页
  (三) 解决住宅问题的途径第27-28页
第三章 我国住宅问题的现状第28-32页
 一、我国住宅建设取得的成就第28-29页
  (一) 人均居住面积不断增加第28页
  (二) 住宅质量不断提高第28页
  (三) 住宅的生产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第28-29页
 二、我国住宅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9-32页
  (一) 房价收入比过高第29-30页
  (二) 经济发展对住宅经济的依赖度过高第30页
  (三) 保障性住宅的发展缺乏可持续性第30-32页
第四章 恩格斯住宅思想的当代启示第32-46页
 一、当前我国住宅问题的产生具有必然性第32-35页
  (一) 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第32-33页
  (二) 住宅相关制度不完善第33-34页
  (三) 城乡二元分立第34-35页
  (四) 特殊原因第35页
 二、住宅问题具有经济、政治和社会属性第35-39页
  (一) 住宅问题是经济问题第35-36页
  (二) 住宅问题是社会问题第36-37页
  (三) 住宅问题是政治问题第37-39页
 三、标本兼治,综合解决住宅问题第39-46页
  (一) 治标:调整供求关系第40-41页
  (二) 治本:推进城乡一体化第41-44页
  (三) 综合运用必要的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第44-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泽东道德评价观及其对我国道德建设的启示
下一篇:广西基层公务员工作压力管理研究--基于容县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