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交叉上市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 第14-23页 |
·交叉上市方面的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国外相关成果 | 第14-15页 |
·国内相关成果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6页 |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国外相关成果 | 第16-18页 |
·国内相关成果 | 第18-19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9-20页 |
·交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相关实证文献综述 | 第20-21页 |
·国外相关成果 | 第20-21页 |
·国内相关成果 | 第21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1页 |
·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发展与执行 | 第23-30页 |
·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发展与执行 | 第23-27页 |
·萨班斯法案前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 第23-24页 |
·萨班斯法案后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 第24-25页 |
·最新发展 | 第25页 |
·执行情况 | 第25-27页 |
·中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发展与执行 | 第27-29页 |
·中国香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发展 | 第27页 |
·中国内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发展 | 第27-28页 |
·最新发展 | 第28页 |
·执行情况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现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对比 | 第30-36页 |
·中港美现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对比 | 第30-32页 |
·中港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对比 | 第32-35页 |
·中港美现行内部控制缺陷定义和分类对比 | 第32-33页 |
·中港美现行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的对比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东方航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第36-56页 |
·东方航空的背景介绍 | 第36-37页 |
·东方航空在美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第37-46页 |
·萨班斯法案实施阶段 | 第37页 |
·萨班斯法案实施前东方航空在美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第37-40页 |
·萨班斯法案实施后东方航空在美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第40-46页 |
·东方航空在中国内地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第46-50页 |
·萨班斯法案实施前东方航空在内地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第46页 |
·萨班斯法案实施后东方航空在内地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第46-50页 |
·东方航空在中国香港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第50页 |
·东方航空在中港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关键点对比 | 第50-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第六章 东方航空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市场反应实证研究 | 第56-68页 |
·研究概述 | 第56页 |
·事项日和窗口期间 | 第56-57页 |
·累计超常收益率计算方法 | 第57-58页 |
·事项研究结果及相关分析 | 第58-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8-70页 |
·研究结论 | 第68页 |
·建议 | 第68-69页 |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