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催化无机膜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5页 |
·纳米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 | 第14-26页 |
·催化剂和催化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14页 |
·纳米催化剂的研究与发展 | 第14-20页 |
·纳米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 第20-23页 |
·纳米催化剂的分离回收 | 第23-26页 |
·液相无机膜化学反应器的研究与现状 | 第26-33页 |
·液相无机膜化学反应器的结构与分类 | 第28-30页 |
·液相无机膜化学反应器的应用 | 第30-33页 |
·一体式负载型无机膜化学反应器的应用 | 第30-32页 |
·分置式悬浮型无机膜化学反应器的应用 | 第32-33页 |
·一体式悬浮型无机膜化学反应器的应用 | 第33页 |
·液相无机膜化学反应器研究的不足及其发展趋势 | 第33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33-35页 |
第二章 纳米镍与骨架镍催化性能的比较 | 第35-52页 |
·引言 | 第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实验原料 | 第35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35-36页 |
·氢化实验 | 第36页 |
·产品分析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50页 |
·纳米镍与骨架镍的物性比较 | 第37-39页 |
·粒径分析 | 第37-38页 |
·形貌分析 | 第38页 |
·成份分析 | 第38页 |
·物相分析 | 第38-39页 |
·孔分布 | 第39页 |
·纳米镍与骨架镍的催化性能比较 | 第39-45页 |
·催化活性与稳定性比较 | 第39-41页 |
·催化选择性比较 | 第41-45页 |
·纳米镍催化合成对氨基苯酚的本征动力学研究 | 第45-50页 |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46页 |
·本征动力学实验条件的确定 | 第46-47页 |
·对硝基苯酚浓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氢气压力的影响 | 第48-49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动力学模型的检验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陶瓷超滤膜分离回收纳米镍 | 第52-67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实验条件 | 第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7页 |
·新膜的纯水通量 | 第55页 |
·膜通量随过滤时间的变化 | 第55-56页 |
·膜对纳米镍催化剂的截留率 | 第56-57页 |
·操作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57-59页 |
·操作压力的影响 | 第57-58页 |
·膜面流速的影响 | 第58页 |
·颗粒浓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59页 |
·反冲技术在分离纳米镍催化剂中的应用 | 第59-60页 |
·膜过滤过程对悬浮液中催化剂浓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膜过滤过程对催化剂粒径及其活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膜的污染及清洗 | 第62-67页 |
第四章 多相分置式无机膜反应器的研究 | 第67-82页 |
·引言 | 第67页 |
·数学模型的推导 | 第67-71页 |
·连续搅拌釜式-无机膜反应器 | 第67-69页 |
·间歇搅拌釜式-无机膜反应器 | 第69-70页 |
·连续管式-无机膜反应器 | 第70-71页 |
·反应体积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 | 第71-75页 |
·膜反应器构型对反应体积的影响 | 第71-73页 |
·反应级数对反应体积的影响 | 第73-74页 |
·回流比 R 对反应体积的影响 | 第74-75页 |
·CST-MR 中的物料停留时间分布 | 第75-81页 |
·理论分析 | 第75-7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7-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一体式膜反应过程中的膜过滤强化研究 | 第82-121页 |
·引言 | 第82页 |
·实验部分 | 第82-83页 |
·实验原料 | 第82-83页 |
·实验方法 | 第8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3-118页 |
·旋转切向流膜过滤 | 第83-90页 |
·搅拌器的选择 | 第85-86页 |
·搅拌速度的影响 | 第86-87页 |
·叶轮直径的影响 | 第87-88页 |
·膜与搅拌轴之间的距离 r 的影响 | 第88页 |
·膜放置方式的影响 | 第88-89页 |
·搅拌轴位置的影响 | 第89-90页 |
·膜旋转动态过滤 | 第90-95页 |
·膜旋转速度对纯水通量的影响 | 第91-92页 |
·膜旋转速度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92-93页 |
·不同旋转切向速度下膜旋转速度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93-95页 |
·机械搅拌方向对膜动态过滤的影响 | 第95页 |
·附加湍流促进器强化膜过滤 | 第95-109页 |
·不同型式湍流促进器对膜对滤性能的影响 | 第98-103页 |
·湍流促进器的结构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湍鎏促进器的旋转速度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不同旋转切向速度下湍流促进器强化膜过滤的效果 | 第106-108页 |
·高悬浮液浓度下湍流促进器强化膜过滤的效果 | 第108-109页 |
·附加超声场强化膜过滤 | 第109-117页 |
·超声场对纯水通量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超声场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111-114页 |
·超声强度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超声频率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超声场对不同孔径膜过滤实验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超声场对不同粒径粉体膜过滤实验的影响 | 第117页 |
·膜过滤强化机理探讨 | 第117-118页 |
·一体式膜反应器的开发 | 第118-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1-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7页 |
专利申请与论文撰写情况 | 第137-138页 |
致谢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