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恶意程序及其危害 | 第11-13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35页 |
·恶意程序简介 | 第17-19页 |
·特洛伊木马 | 第17-18页 |
·网络蠕虫 | 第18页 |
·细菌 | 第18页 |
·病毒 | 第18-19页 |
·恶意程序攻击方式研究 | 第19-24页 |
·进程注入技术 | 第20-21页 |
·远程控制技术 | 第21-22页 |
·端口反向连接与端口复用技术 | 第22页 |
·自生产和升级技术 | 第22-23页 |
·自启动技术 | 第23-24页 |
·恶意程序分析方法研究 | 第24-28页 |
·静态分析技术 | 第24-25页 |
·动态分析技术 | 第25-28页 |
·两种分析技术的比较 | 第28页 |
·沙盒技术研究 | 第28-32页 |
·沙盒技术概述 | 第28页 |
·传统沙盒的分析方法 | 第28-32页 |
·云安全技术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基于沙盒技术的多平台恶意程序分析技术 | 第35-43页 |
·改进的样本提交模式 | 第35-36页 |
·多系统平台执行分析 | 第36-37页 |
·基于进程注入的.EXE 文件分析 | 第37-39页 |
·基于 SMALI 字节码插入的 APK 分析方法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沙盒技术的多平台恶意程序检测框架设计 | 第43-55页 |
·系统设计要求 | 第43-44页 |
·系统部署图 | 第44-45页 |
·各模块概要设计 | 第45-53页 |
·文件上传模块 | 第45-47页 |
·任务调度模块 | 第47-48页 |
·沙盒控制模块 | 第48-49页 |
·沙盒分析模块 | 第49-51页 |
·日志输出模块 | 第51-52页 |
·异常处理模块 | 第52-53页 |
·系统总体执行流程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55-71页 |
·客户端与服务端通信的实现 | 第55-59页 |
·服务端实现 | 第55-57页 |
·客户端实现 | 第57-59页 |
·沙盒系统的实现 | 第59-69页 |
·任务调度模块 | 第60-61页 |
·沙盒控制模块 | 第61-64页 |
·多平台分析模块 | 第64-69页 |
·实现过程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系统评测与分析 | 第71-82页 |
·系统运行环境简介 | 第71页 |
·系统部署 | 第71-73页 |
·系统功能测试 | 第73-76页 |
·客户端服务端文件传输测试 | 第73-74页 |
·沙盒控制分析测试 | 第74-76页 |
·运行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76-81页 |
·病毒文件 kb.exe 分析综合报告 | 第78-79页 |
·baidutieba.apk 分析综合报告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82-83页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