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保障性住房 | 第15页 |
·保障性住房制度 | 第15页 |
·保障模式及方式 | 第15-17页 |
·保障性住房制度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住房过滤理论 | 第17页 |
·政府职能理论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成都市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执行措施 | 第18-29页 |
·加强组织保障 | 第18-19页 |
·明确保障性住房制度执行主体 | 第18页 |
·设置保障性住房执行机构 | 第18-19页 |
·强化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 | 第19-24页 |
·制定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 | 第19-23页 |
·建立保障性住房制度执行机制 | 第23-24页 |
·推进保障性住房项目规划建设 | 第24-26页 |
·按需编制保障性住房规划 | 第24-25页 |
·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 | 第25页 |
·优先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 | 第25页 |
·强化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 | 第25-26页 |
·强化保障性住房分配和运营监管 | 第26-29页 |
·严格保障性住房准入审查 | 第26-27页 |
·建立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 | 第27页 |
·强化保障性住房使用监管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成都市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3页 |
·保障性住房政策制定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0页 |
·保障性住房立法滞后 | 第29页 |
·保障性住房政策制度有待完善 | 第29-30页 |
·保障性住房考核问责机制不科学 | 第30页 |
·保障性住房规划和建设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1页 |
·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和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 第30页 |
·保障性住房规划布局不够合理 | 第30页 |
·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存在缺口 | 第30-31页 |
·保障性住房分配和运营监管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1-33页 |
·保障性住房制度执行机构相对薄弱 | 第31页 |
·保障性住房制度执行存在腐败现象 | 第31-32页 |
·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管理难度大 | 第32页 |
·保障性住房小区物业管理存在问题 | 第32页 |
·保障性住房管理缺乏有效的惩戒措施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国内保障性住房制度执行实践及经验 | 第33-38页 |
·国内部分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执行实践 | 第33-35页 |
·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制度执行实践 | 第33页 |
·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制度执行实践 | 第33-34页 |
·天津市保障性住房制度执行实践 | 第34-35页 |
·经验借鉴 | 第35-38页 |
·健全保障性住房法律法规体系 | 第35页 |
·编制循序渐进的保障性住房规划 | 第35-36页 |
·拓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 | 第36页 |
·严把保障性住房“入口关” | 第36-37页 |
·确保保障性住房有序退出 | 第37页 |
·制定严格的惩戒制度 | 第37-38页 |
第六章 改进成都市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执行的对策建议 | 第38-46页 |
·健全保障性住房法律、法规和制度 | 第38-39页 |
·加快成都市保障性住房立法 | 第38页 |
·转变政府职能 | 第38-39页 |
·提升保障性住房规划的科学性 | 第39-40页 |
·科学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总量 | 第39页 |
·科学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设类型 | 第39页 |
·科学设计保障性住房户型 | 第39-40页 |
·合理测算成都市城镇住房保障收入线 | 第40-41页 |
·进一步做好测算城镇住房保障收入线的基础准备 | 第40页 |
·坚持基本原则,科学合理测算城镇住房保障收入线 | 第40页 |
·动态调整及管理城镇住房保障收入线 | 第40-41页 |
·拓宽保障性住房资金筹集渠道 | 第41-42页 |
·加快推行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制度 | 第41页 |
·允许保障性住房在建设中配建商业设施 | 第41页 |
·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 第41-42页 |
·积极吸纳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 | 第42页 |
·认真落实中央及省保障性住房相关支持政策 | 第42页 |
·完善保障性住房管理 | 第42-44页 |
·优化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各项操作程序 | 第42-43页 |
·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小区物业管理制度 | 第43页 |
·健全保障性住房监督和惩戒机制 | 第43-44页 |
·进一步扩大住房货币化补贴覆盖面 | 第44-45页 |
·建立稳定可靠的住房补贴资金保障机制 | 第44页 |
·科学动态地调整住房补贴的标准 | 第44页 |
·严格资金用途,提高住房补贴政策约束力 | 第44-45页 |
·进一步拓宽保障渠道 | 第45-46页 |
·扩大住房保障政策惠及范围 | 第45页 |
·拓展保障方式 | 第45-4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