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社会动员方式的比较研究--以“学雷锋”媒体社会动员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研究问题起源 | 第10-12页 |
一、社会动员概述 | 第12-18页 |
·社会动员 | 第12-13页 |
·“动员”的社会意义 | 第12页 |
·社会动员界定 | 第12-13页 |
·传统媒体社会动员 | 第13-14页 |
·传统媒体界定 | 第13页 |
·传统媒体社会动员特征 | 第13-14页 |
·网络社会动员 | 第14-16页 |
·网络社会动员的界定 | 第14-15页 |
·网络社会动员的特征 | 第15-16页 |
·组织动员活动 | 第16-18页 |
·组织动员活动 | 第16页 |
·传统媒体组织动员活动 | 第16-18页 |
二、媒介中“学雷锋”活动动员方式变迁体现 | 第18-29页 |
·《中国青年报》中“学雷锋”动员活动新闻报道 | 第18-22页 |
·《中国青年报》中“学雷锋”活动新闻报道分析 | 第19-20页 |
·《中国青年报》中“学雷锋”活动效果分析 | 第20-21页 |
·《中国青年报》中“学雷锋”活动报道变化 | 第21-22页 |
·“新浪”微博中“学雷锋”活动动员现象 | 第22-29页 |
·“新浪”微博中“学雷锋”信息内容分析 | 第24-26页 |
·“新浪”微博中“学雷锋”活动动员效果分析 | 第26-27页 |
·“新浪”微博中“学雷锋”活动网络动员变化 | 第27-29页 |
三、媒介影响社会动员中社会因素变化 | 第29-37页 |
·媒介影响社会动员中参与者的心理变化 | 第29-32页 |
·参与者的社会心理 | 第29-30页 |
·心理的趋同影响动员活动 | 第30-32页 |
·媒介影响社会动员中社会阶层的变化 | 第32-34页 |
·大学生群体 | 第32-33页 |
·知识分子阶层 | 第33页 |
·政府管理阶层 | 第33-34页 |
·新底层民众 | 第34页 |
·地区差异对社会动员的影响 | 第34-37页 |
·热点事件区域分布差异 | 第35页 |
·区域差异在社会动员中的影响 | 第35-37页 |
四、媒介社会动员方式比较 | 第37-42页 |
·媒体社会动员效果变化 | 第37-39页 |
·媒体与百姓之间的桥梁 | 第37-38页 |
·引导动员事件正态发展变化 | 第38-39页 |
·媒介社会动员作用变化 | 第39-42页 |
·舆论的错误引导 | 第39-40页 |
·维护公民正当权利 | 第40页 |
·引起社会“风波” | 第40-42页 |
五、政府与网民在社会动员互动中变化 | 第42-45页 |
·政府在网络社会动员中角色变化 | 第42页 |
·民众在社会动员中的变化 | 第42-45页 |
·由被动接受到信息发布者 | 第42-43页 |
·新意见领袖 | 第43页 |
·网络动员重要参与者 | 第43-45页 |
总结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