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提出问题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问题缘起:规范性文件审查之现状与异议审查的引入 | 第15-32页 |
第一节 多重监督制度设计所面临的现实尴尬 | 第15-20页 |
一、权力机关监督 | 第15-16页 |
二、行政内部审查 | 第16-18页 |
三、司法外部审查 | 第18-20页 |
四、社会公众监督 | 第20页 |
第二节 异议审查机制的引入 | 第20-27页 |
一、异议审查机制的基础理论 | 第20-22页 |
二、规范性文件异议审查机制存在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三、相互比较下的异议审查制度优势 | 第23-27页 |
第三节 异议审查机制生成的理论基础 | 第27-32页 |
一、行政程序法治理论 | 第27-28页 |
二、行政申诉制度理论 | 第28-30页 |
三、行政公众参与理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实践文本:规范性文件异议审查机制的地方探索与共性问题 | 第32-40页 |
第一节 规范性文件异议审查机制的地方探索 | 第32-36页 |
一、适用规则 | 第32页 |
二、程序设计 | 第32-35页 |
三、现实功效 | 第35-36页 |
第二节 规范性文件异议审查实践中的共性问题 | 第36-40页 |
一、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缺陷 | 第36-38页 |
二、制度落实缺乏相应条件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对策建议:建构我国规范性文件异议审查机制的若干思考 | 第40-51页 |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规范性文件监督的域外考察 | 第40-44页 |
一、域外主要的公权监督方式 | 第40-41页 |
二、域外主要的公众监督途径 | 第41-44页 |
第二节 本土化建设中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有效嵌入 | 第44-46页 |
一、程序正当原则 | 第44-45页 |
二、行政参与原则 | 第45页 |
三、行政公开原则 | 第45-46页 |
第三节 规范性文件异议审查机制构建的具体展开 | 第46-51页 |
一、制定统一的制度适用规则 | 第46-48页 |
二、完善制度落实的相应条件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