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引言 | 第10-17页 |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0-16页 |
·国外研究概述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研究内容、意义及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二、集约化草原畜牧业及其产生的背景 | 第17-27页 |
·什么是集约化草原畜牧业 | 第17-20页 |
·集约化草原畜牧业概念 | 第17-19页 |
·集约化草原畜牧业的基本内容 | 第19-20页 |
·集约化草原畜牧业产生的背景 | 第20-27页 |
·自然背景概况 | 第20-23页 |
·社会背景概况 | 第23-27页 |
三、集约化草原畜牧业现有的发展模式—以锡林郭勒盟为例 | 第27-37页 |
·锡林郭勒盟现存的集约化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现状 | 第27-28页 |
·锡林郭勒盟集约化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模式 | 第28-37页 |
·家庭牧场模式——东乌珠穆沁旗乌里亚斯太镇格日乐图家庭牧场 | 第28-29页 |
·养殖小区模式——正蓝旗上都镇白音乌拉奶牛养殖小区 | 第29-30页 |
·“托牛所”模式——正蓝旗寺郎城蒙原公司“托牛所” | 第30-33页 |
·集约化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的优越性 | 第33-37页 |
四、我国集约化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37-45页 |
·乳制品监督管理制度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38-40页 |
·乳制品监督制管理度不健全 | 第38-39页 |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39-40页 |
·集约化生产程度不高 | 第40-41页 |
·奶牛个体单产不高 | 第41-42页 |
·人工草场投入不足 | 第42-43页 |
·乳食品安全问题 | 第43-44页 |
·牧民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 第44-45页 |
五、对我国集约化草原畜牧业模式发展的思考 | 第45-50页 |
·游牧文化是否适合集约化发展 | 第45-47页 |
·草原畜牧业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 | 第47-50页 |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如何相协调 | 第47-48页 |
·如何避免草原畜牧业管理脱离实际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